古诗 | 简缘居士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德洪 |
释义 | 简缘居士赞原文言似简缘公,法身有比并。 不似简缘公,法身有少剩。 平生赤吉历,两眼光迥迥。 舍得大士打门椎,掣肘归去叫不应。 开个铺席在街头,有药只解医禅病。 诗词问答问:简缘居士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注释1. 押词韵第十一部 2. 武林本作炯炯 参考注释简缘道教语。谓简省俗缘,不预世事。 宋 晁迥 《昭德新编》:“扬汤止沸,不如彻薪;制心息虑,不如简缘。”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比并亦作“ 比迸 ”。比试较量。多指比武。 亦作“ 比并 ”。比肩,并列。《朱子语类》卷一三七:“只是将前人腔子,自做语言填放他腔中,便説我这箇可以比并圣人。”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可与 萧 曹 比并, 伊 傅 齐肩。” 亦作“ 比并 ”。1.比拟;比喻。《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封 惪 为 平原侯 ,袭公主爵”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 惪 自异族,援继非类,匪功匪亲,而袭母爵,违情背典,於此为甚。 陈羣 虽抗言, 杨阜 引事比并,然皆不能极陈先王之礼,明封建继嗣之义。”《敦煌曲子词·苏莫遮》:“聪明儿,禀天性,莫把 潘安 才貌相比并。”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我姓 庞 ,你説道七手八脚,你比并我是螃蟹。” (2).比较,相比。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一曲都缘 张丽华 ,六宫齐唱《后庭花》。若教比并 红儿 貌,枉破当年国与家。” 宋 王安石 《山樱》诗:“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餘花最发迟。” 清 李渔 《凰求凤·阻兵》:“那箇女子,可有些才貌?与我比并起来,还是他好?我好?” 刘大白 《静夜》诗:“幽凄无比,画也难成,梦境也难比并。” (3).指较量武艺。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上 东岳 泰安 神州争交赌筹,劈排定对,比并高低。”《水浒传》第十三回:“彀满处,兔狐丧命;箭发时,鵰鶚魂伤。较艺术,当场比并,施手段,对众揄扬。”《西游记》第五八回:“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 南海 。”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扶馀换主》:“两员将高施武艺,两员将比并高低。”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眼光(1) 视线 我讨厌他那种眼光 (2) 观察事物的能力;观点 眼光远大 舍得愿意付出,不吝惜。《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假如今日有个人缉访得贼人真信,来报你时,你还捨得二十两银子么?” 大士(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尹知章 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来,区区汝何攻? 赐 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南朝 齐 周颙 《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 嫦娥 槛外梅。” (4).对高僧的敬称。 宋 苏轼 《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儼然,即之也温,是惟 寳觉 大士之像。” 正狱讼之官。《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经义述闻·礼记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为夫妇狱讼之不正乎,则泰士 子牛 存矣;为社稷宗庙之不享乎,则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狱讼,盖若《秋官·士师》察狱讼之辞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卫侯 与 元咺 讼, 宁武子 为辅, 鍼庄子 为坐, 士荣 为大士。” 杜预 注:“大士,治狱官也。”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忌 举北郭 刁勃子 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 打门敲门,通常是请求允许进屋或引起屋里人的注意 掣肘拉住胳膊,比喻阻挠别人做事 廉平掣肘,实为异事。——《梁武帝敕》 归去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不应(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铺席古丧礼之一。大敛前在尸体下铺放垫席。《礼记·杂记上》:“公视大敛,公升, 商 祝铺席乃敛。”后为祭扫礼仪之一。《旧五代史·梁书·杜晓传》:“吾子忍令 杜 氏岁时以铺席祭其先人,同匹庶乎!” 铺面,店铺。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铺席》:“又有大小铺席,皆是广大物货,如 平津桥 、沿河布铺、扇铺、 温州 漆器铺、青白碗器铺之类。” 宋 赵以夫 《沁园春·次刘后村》词:“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曾开。”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你问他开铺席为经商,可也做甚手作?” 街头(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头流浪儿 (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 街头乐队 解医亦作“ 解翳 ”。解开装弓弩矢的器具。谓检查其弓箭。《说文·匚部》“医”字下引《国语》:“兵不解医。”今本《国语·齐语》作“兵不解翳”。 韦昭 注:“翳,所以蔽兵也。” 禅病(1).佛教语。指妨害禅定修行的一切妄念。《圆觉经》:“ 大悲世尊 快説禪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稳。” (2).借指文笔雕琢、工巧。 明 李贽 《杂说》:“种种禪病皆所以语文,而皆不可以语於天下之至文也。” (3).指禅定修行不当所引起的诸疾病。 南朝 宋 沮渠京声 译《治禅病秘要法》列有“治阿练若乱心病七十二种法”等发病防治内容十二章。 清 曹寅 《七月十日天池柳下纳凉分韵》之二:“欲除内热生禪病,乍茹新凉胜蔗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