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有所叹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耒 |
释义 | 有所叹原文达士不可羁,其次远羁绊。我无达人风,又不能自远。 纷纷随世俗,碌碌走薄宦。 其来或遭驱,其去或被挽。 吾求亦何有,五斗固易办。 不师陶渊明,腰为小儿俯。 由来为贫仕,荣辱何敢辩。 乘田与委吏,孔子不云贱。 诗词问答问:有所叹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参考注释达士明智达理之士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吕氏春秋·知分》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其次(1) 在时间、地点或次序方面邻接或紧接发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虑人选问题 (2) 然后就;随之立即就;接着又 先参观生产车间,其次参观幼儿园 (3) 第二地 内容是主要的,形式还在其次 (4) 次第在后的,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记·货殖列传》 其次教诲之。 羁绊亦作“羇绊”。犹言束缚牵制。《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羈绊,繫名声之韁锁。” 唐 罗邺 《莺》诗:“却笑金笼是羈绊,岂知瑶草正芬芳。”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世上更无羇绊事,壶中别有自由身。”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俺也曾把世味亲尝,人情识破,怕甚么尘缘羈绊?” 达人乐观豁达的人,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的人;显达的人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不能(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纷纷(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世俗(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碌碌(1) 多石头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2) 平庸无能 碌碌庸才 (3) 忙碌,有许多事要做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红楼梦》 (4) 车转滚动声 薄宦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亦何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五斗(1).见“ 五斗米 ”。 (2).即五星。《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参见“ 五星 ”。 不师(1).不效法;不学习。《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 董褐 荷名,胡寧不师?” 李周翰 注:“何得安然不为师法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2).不立师傅。《文选·嵇康<幽愤诗>》:“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李周翰 注:“恃母兄之慈,纵而成娇,不垂训教,不立师傅。” (3).不出兵。《史记·苏秦列传》:“且异日 济 西不师,所以备 赵 也。” 陶渊明(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小儿(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由来(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贫仕见“ 贫士 ”。 荣辱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乘田春秋 时 鲁国 主管畜牧的小吏。《孟子·万章下》:“﹝ 孔子 ﹞尝为乘田矣。” 赵岐 注:“乘田,苑囿之吏也,主六畜之芻牧者也。”后用以指小吏。 宋 王安石 《寄曾子固》诗:“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委吏(1).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孟子·万章下》:“ 孔子 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赵岐 注:“委吏,主委积仓廪之吏也。” (2).泛指小吏。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乘田委吏,无於邑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説豫之色。” 宋 沉辽 《次韵酬公夫》之二:“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清 蒲松龄 《代笏》诗:“委吏一饭难,感激结心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