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山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朱浙 |
释义 | 游山原文东风应律景初温,暗送微青入晓痕。 落日天边明积水,炊烟山下起孤村。 苍厓还我曾游处,古寺无僧独闭门。 石磴不堪靴底滑,噤寒赤脚踏层云。 诗词问答问:游山的作者是谁?答:朱浙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参考注释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应律(1).应合乐律。《楚辞·九歌·东君》:“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唐 吕纯 《忆江南》诗:“万蕊初生将比类,黄鐘应律始归家。” 明 刘基 《圣人出》诗:“八风应律《九歌》奏,圆方交格神灵輳。” (2).应合历象。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及兹正阳履端之辰,苍龙应律之候,羣臣诣 奉天殿 朝贺礼成,即诣 文华殿 朝贺皇太子。” 落日夕阳 天边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积水(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炊烟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孤村孤零零的村庄。 唐 韦应物 《自巩洛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寮友》诗:“孤村几处临 伊 岸,一鴈初晴下朔风。” 宋 晁冲之 《夜行》诗:“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孤村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游处(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 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 ,赏其不羈,引以游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与乡人游处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详。”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亭下,如往时也。” 石磴石级;石台阶。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约有十数里,方得石磴,磴有百来级,级尽方是平地。”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儿只有二寸来宽,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脚板贴紧石磴横过来,咬着牙关彆足气,才能升上一磴。” 不堪(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赤脚光着脚 层云一种云形,其特点是水平伸展范围较大并且比层积云或卷层云的高度较低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