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四十一·官牛(讽执政也)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唐家故事拜宰相,京兆运沙填路上。

自其私第至东街,名曰沙堤示旌尚。

元龄如晦或其可,林甫国忠真耻丧。

居易讽之咏官牛,期以济人治国言允当。

朱明以来宰相无,云大学士易称呼。

虽易称名职实在,任崇责重应思黾勉赞庙谟。

虽然吾更有后语,用执政者实人主。

但使垂衣拱手听人燮理阴阳已乃无所为,将恐得少失多有孤天命作君而为民父母。

诗词问答

问:《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四十一·官牛(讽执政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四

2. 讽执政也

参考注释

家故

家中的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老将如 晋 问, 会 请往。 昭伯 问家故,尽对。及内子与母弟 叔孙 ,则不对。” 杜预 注:“故,事也。”

宰相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实宰相之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京兆

(1)

(2) 指京师所在地区

京师有京兆狱。——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管理京师地区的衙门。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指京兆尹,即京师的地方长官

韩愈吏部权京兆。——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路上

(1) 路面上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

(2) 路中;旅程中

一路上要小心,别把东西丢了

私第

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后汉书·贾复传》:“ 復 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闔门养威重。”《宋书·彭城王义康传》:“鞠恭慄悚,若堕谿壑,有何心颜,而安斯宠,輒解所职,待罪私第。” 宋 苏轼 《醉白堂记》:“故 魏国忠献 韩公 ,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 醉白 。” 清 吴伟业 《萧何》诗:“ 萧相 营私第,他年畏势家。”

沙堤

(1). 唐 代专为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路。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凡拜相,礼絶班行,府县载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子城东街,名曰沙堤。” 唐 白居易 《官牛》诗:“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载向五门官道西,緑槐阴下铺沙堤。昨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马蹄。”后用为典实。指枢臣所行之路。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富枢密》词:“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觅赠》:“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

(2).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 元 乔吉 《满庭芳·渔父词》曲:“沙隄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

旌尚

表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所举之人果成异政,则宜旌尚举主,以劝来者。”

居易

(1).犹平安,平易。《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郑玄 注:“易,犹平安也。”《晋书·刘颂传》:“今人主能恆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形于成败之徵,无逃其诛赏。”

(2).处于平常情况。 唐 元稹 《与史馆韩侍郎书》:“且夫辨所从於居易之时,坚直操於利仁之世,而犹褊浅选懦者之所不为。”

(3).方言。犹简单。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十:“我看也算了,难得的是他并不挑精,年纪轻,气力足,性子真,人口又居易,上无大,下无小,一过门就当家立户。”

官牛

官府饲养的牛。《三国志·魏志·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建安 末,从 太祖 征 吴 。 斐 随行,自以家牛羸困,乃私易官牛,为人所白,被收送狱,夺官。”《晋书·慕容皝载记》:“贫者全无资产,不能自存,各赐牧牛一头。若私有餘力,乐取官牛垦官田者,其依 魏 晋 旧法。” 唐 白居易 《官牛》诗:“官牛官牛驾官车, 滻水 岸边般载沙。”

济人

救助别人。 唐 裴铏 《传奇·韦自东》:“某一生济人之急,何为不可?” 明 吴承恩 《寿童孟湖八十序》:“医,仁术也,翁起僕振危,济人之棘者几千百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韩旭亭》:“先生深自改易,立功过格以自警,凡利众济人事,皆勉力为之。”

国言

国人的谤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楚郤宛 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 南朝 宋 颜延之 《自陈表》:“臣 延之 人薄宠厚,宿尘国言。”

允当

平允;适当

褒贬自宜允当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 晋 潘岳 《射雉赋》:“於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 唐 刘禹锡 《代谢端午赐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孙枝蔚 《惜夏》诗:“我饯朱明后,无衣暗自伤。”

(2).指立夏节。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节届朱明,晷钟丹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荆钗记·绣房》:“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朱明。”

(3).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 王逸 注:“朱明,日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六:“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明 王世贞 《天门开》诗:“朱明曜以东起,纤阿迫以西垂。”

(4).指传说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训》:“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诱 注:“旧説云 祝融 。”

(5). 汉 郊祀歌名。《史记·乐书》:“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辉真之洞天”。在 广东 罗浮山 。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三:“ 罗浮 高万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称。《花城》1981年第6期:“自从 成吉思汗 的孙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经过 蒙元 、 朱明 、 满清 ,七百多年。”

以来

表示从过去某时与现在之间的这段时间

受命以来。——诸葛亮《出师表》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大学士

官名。 唐中宗 景龙 二年,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此大学士之始,然不常设。 宋 沿 唐 之旧, 昭文馆 、 集贤殿 大学士,皆宰相领之。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 清 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

称呼

把…叫做,称为

我该怎么称呼她

称名

(1).列举的物名。《易·繫辞下》:“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孔颖达 疏:“‘其称名也小’者,言《易》辞所称物名多细小,若见豕负涂噬腊肉之属,是其辞碎小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

(2).称呼名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昔者王侯自称孤寡不穀,自兹以降,虽 孔子 圣师与门人言皆称名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 魏 主称名为书告哀於 高肇 ,且召之还。”

(3).称号。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乃雅俗称名,新故杂用,是寧有厉禁耶?”

实在

(1) 确实地,毫无疑问地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白杨礼赞》

(2) 实际上;其实

他说明白了,实在并没有空明白

(3) 干得好,扎实;地道

工作做得很实在

(4) 诚实

为人实在

(5) 真实;不虚假

实在的本领

你这个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山地回忆》

黾勉

(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庙谟

犹庙谋。《后汉书·光武帝纪赞》:“明明庙謨,赳赳雄断。”按,謨,《文选》作“谋”。 宋 岳飞 《措置襄汉乞兵状》:“恭奉圣旨,恢復 襄 汉 ,仰遵庙謨,今已克平五郡。” 清 洪昇 《长生殿·弹词》:“当日只为误任边将,委政权奸,以至庙謨颠倒,四海动摇。”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有后

有后嗣。《左传·桓公二年》:“ 臧孙达 其有后於 鲁 乎!君违,不忘諫之以德。” 唐 韩愈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何寿之不遐,而禄之不多,谓必有后,其又信然耶!”《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今日到你这座家庙,便叫 玉郎 奉主入祠,使你二位老人家无后如同有后。”

执政

(1) 掌管国家政事

自执政以来。——清· 张廷玉《明史》

执政党

(2) 掌握国家大权的人

执政阴沮之。——清· 张廷玉《明史》

(3) 主管某一事务的人

人主

旧时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垂衣

见“ 垂衣裳 ”。

拱手

(1) 妥协地;顺从地

拱手相让

(2) 容易,毫不费力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汉· 贾谊《过秦论》

燮理阴阳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已乃

副词。旋即,不久

已乃发前兵。——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已乃劝输巨室。

已乃分城而守。

所为

所作,作为。《易·繫辞上》:“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 宋江 倈!这是甚所为!甚道理?” 叶圣陶 《穷愁》:“案上金钱,亦无暇入於囊,徒瞪目警吏所为。”

(1).所以。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公羊传·隐公三年》:“先君之所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为﹞言‘所以’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食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为兴也。” 晋 陆机 《豪士赋》序:“且夫政由 宁氏 ,忠臣所为慷慨。”参见“ 所以 ”。

(2).所谓。为,通“ 谓 ”。《墨子·公输》:“ 荆 有 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 汉 之鱼鳖黿鼉,为天下富; 宋 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战国策·宋卫策》作“所谓”。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不谓数十年来,所为长板桥者,徒与荒野蔓草为邻而已。”参见“ 所谓 ”。

天命

(1) 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们的命运

乐夫天命复奚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虽曰天命。——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2) 自然的规律、法则

(3) 人的自然寿命;天年

为民父母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