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岩桂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华岳 |
释义 | 岩桂原文西风吹老碧莲房,万壑风流拆麝囊。谩与篱花争晓色,肯都盆蕙压秋芳。 月中有女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 要识仙根迥然别,一枝开傍郄家墙。 诗词问答问:岩桂的作者是谁?答:华岳 参考注释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莲房(1) 莲蓬 (2) 指僧人的居室 风流(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麝囊瑞香花的别名。 明 程羽文 《花小名》:“瑞香曰麝囊。”《广 * ·花谱二十·瑞香》:“此花名麝囊,能损花,宜另种。” 谩与随便对付。谩,通“ 漫 ”。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 金坡 巨然 山数堵,粉墨空多真谩与。” 宋 辛弃疾 《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词:“ 老子 忘机浑谩与,鸿鵠飞来天际。” 宋 陈从古 《蝶恋花》词:“看尽嫣红浑谩与,淡妆偏称泥金缕。” 篱花指菊花。 清 曹寅 《寄姜绮季客江右》诗:“九日篱花犹寂寞, 六朝 粉本渐模糊。”参见“ 篱菊 ”。 晓色拂晓时的天色;晨曦。 唐 虞世南 《和銮舆顿戏下》:“银书含晓色,金輅转晨飇。”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清 黄鷟来 《秋晓行阧山》诗:“晓色破苍烟,青山入云际。”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凝凝的细露,淡淡的晓色,长林丰草间偶然一阵一阵清风。” 秋芳秋日开放的花朵,多指菊花。 宋 苏轼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月中每月的中间几天 世上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斗香(1).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红楼梦》第七五回:“月臺上焚着斗香,秉着烛。”《红楼梦》第一○六回:“﹝ 贾母 ﹞又命自己院内焚起斗香,用拐拄着,出到院中。” (2).旧时, 江苏 六合 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 亦作“鬭香”。比香料的优劣。 宋 陶穀 《清异录·薰燎》:“《中宗朝宗纪》: 韦 武 间为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鬭香。” 迥然(1) 离得很远 (2) 差得很远 迥然不同 (3) 高远的样子 迥然耸立。——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枝(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