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观雨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仇远 |
释义 | 观雨原文雨师殿后疾雷先,风卷浮云似擘绵。大点成沤添黑潦,浓阴匝地暗青天。 崦中暴长弥漫水,圩上平沉沮沼田。 米直顿增车戽急,早推红日丽金渊。 诗词问答问:观雨的作者是谁?答:仇远 参考注释雨师(1).古代传说中司雨的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唐 白居易 《和微之三月三十日》:“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清 阎尔梅 《戊申禊日诗》:“畚鍤平治紫陌新,雨师先为我清尘。” (2).柽柳的别称。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其柽其椐》:“檉,河柳,生水旁,皮正赤如絳,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柽柳》:“按 罗愿 《尔雅翼》云:天之将雨,檉先知之,起气以应,又负霜雪不凋,乃木之圣者也。故字从圣,又名雨师。” 殿后部队运动时位于最后 疾雷(1).急遽发出的雷声。《庄子·齐物论》:“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旧唐书·高祖纪论》:“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红楼梦》第九六回:“ 黛玉 听了这句话,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 (2).比喻汹涌的波涛声。《文选·枚乘<七发>》:“﹝涛﹞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 李善 注:“言声似疾雷,而闻百里。” 浮云(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大点(1).指大雨点。 唐 李端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唐 韩偓 《雨》诗:“树带繁声出竹闻,溪将大点穿篱入。” 宋 陆游 《望霁》诗:“雨来不驶亦不迟,大点如菽细如丝。” (2). 唐 时博戏之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戯,有长行最盛……又有小双陆、围透、大点、小点、游谈、凤翼之名,然无如长行也。” (3).大的方面,主要部分。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 始皇 、 汉高 相异之大点,在于 始皇 烧《诗》《书》,而 汉高 求《诗》《书》。” 黑潦黑浊的积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肆外一带长溪,黑潦涌动,深不见底。” 何垠 注:“潦音老,止水也。( 宋 ) 马子才 ( 马存 )诗:黑潦满道,马如游龙。” 匝地遍地,满地 浓荫匝地 青天(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暴长(1).欺凌年岁大的人。《汉书·卫青传》:“ 匈奴 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 颜师古 注:“谓其俗贵少壮而贱长老也。” (2).急遽生长。《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野木生朝而暴长。” 宋 方凤 《物异考·木异》:“ 灵帝 时,有两樗树,皆高四尺,其一株宿夕忽暴长丈餘,大一围,作胡人状,头目鬚髮皆备。” (3).同“ 暴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施水》:“盖夏水暴长, 施 ( 施水 )合于 肥 ( 肥水 ),故曰 合肥 也。”《魏书·任城王澄传》:“既而遇雨, 淮水 暴长,引归 寿春 。” 弥漫布满;到处充斥着 弥漫着猜疑的气氛 上平(1).旧时书牍中遇尊称之词时,另行抬写,与上行齐平,谓之上平。《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凡詔命、制书、奏事、上书诸称 燕王 者,可皆上平。” (2).《切韵》、《广韵》、《集韵》等韵书,因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称上卷为上平,称下卷为下平。 元 熊忠 《古今韵会举要·凡例》:“旧韵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凡二百六韵,今依《平水韵》併通用之韵,为一百七韵。” (3).汉语平声字的声调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称阴平为上平,阳平为下平。 车戽谓用水车戽水。《宋史·河渠志七》:“车戽运水,引入 保安门 通流入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或一年无水,则数亩之池车戽立尽,而鱼即槁死。”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三:“平田五月浪如湖,车戽工多幸不芜。” 红日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