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安石 |
释义 |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原文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萧萧暗尘走,坎坎寒更发。 楼歌客尚饮,酪酊不畏雪。 巷哭复有人,邻风送幽咽。 纷然各所遇,悲喜孰优劣。 君方感庄周,浩荡摆羁絏。 归来亦置酒,玉指调弦拨。 独我坐无为,青灯对明灭。 诗词问答问:酬冲卿月晦夜有感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参考注释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暗尘积累的尘埃。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思君切,罗幌暗尘生。” 坎坎(1) 〔象声词〕 砍树的声音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2) 又 坎坎伐辐兮。 (3) 又 坎坎 * 兮。 寒更(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巷哭在里巷中聚哭。旧时常用作称颂官吏生前有善政者。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郑 子产 死, 郑 人丈夫捨玦珮,妇人捨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瑟之声。”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京师之民,罢市而往弔,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明史·詹荣传》:“城中人闻之,皆巷哭。” 王闿运 《哀江南赋》:“落日伤心之地,悲风巷哭之声。” 有人(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幽咽(1) 微弱的哭泣 闻泣幽咽。——唐· 杜甫《石壕吏》 幽咽的哭泣 (2) 形容低微的流水声 泉水幽咽 幽咽泉流冰下难。——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悲喜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 隐娘 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夫妇出视,则 宾娘 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 优劣(1).优和劣。指强弱、大小、好坏、工拙等。 汉 班固 《 * 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后汉书·南匈奴传》:“其餘日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高下次第焉。”《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才有优劣,位有通塞,运有富贫,此自然理,无足以相陵侮。”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明 胡应麟 《诗薮·内编·古体中》:“而 汉 诗自然, 魏 诗造作,优劣俱见。” 鲁迅 《书信集·致方善境》:“盖同是锌版,亦大有优劣。” (2).谓评定高下好坏等。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 祜 又有《观猎》四句及《宫词》, 白公 曰:‘ 张三 作猎诗以拟 王右丞 ,予则未敢优劣也。’”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词至今人不能优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则钻揅经史,譔著裒然,楛菀一时,优劣千古。” 庄周即庄子,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羁絏见“ 羈紲 ”。 归来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置酒摆下酒宴 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玉指(1).称美人的手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絃。”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清 郑燮 《题双美人图》诗:“玉指尖纤指何许,似笑姮娥无伴侣。” (2).指冰柱。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调弦弹奏弦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调絃俱起舞,为我唱梁尘。”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大指调絃中指拨,腕头花落舞衣裂。” 无为(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青灯(1).亦作“ 青鐙 ”。光线青荧的油灯。 唐 韦应物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 (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 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明灭指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星光明灭 明灭可见。——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