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十月初五日夜闻鸡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舒岳祥 |
释义 | 十月初五日夜闻鸡原文荒郊寒雁起,深夜早鸡鸣。木枕违安寝,绳床遣不平。 风霜双鬓晚,岁月寸心惊。 牛具孤忠在,鸥波万事轻。 诗词问答问:十月初五日夜闻鸡的作者是谁?答:舒岳祥 舒岳祥十月初五日夜闻鸡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郊寒唐 代 孟郊 诗,清峭寒瘦,好作苦语,故称。 宋 朱熹 《西江月》词:“句稳翻嫌 白 俗,情高却笑 郊 寒。” 清 谭嗣同 《阻风洞庭湖赠李君时敏》诗之四:“ 援 晚可怜成画虎, 郊 寒苦恨不为龙。” 深夜指半夜以后 工作到深夜 鸡鸣(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木枕木制的枕头。《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郎基 ﹞性清慎,无所营求,曾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於此事。’”《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安寝(1) 就寝 (2) 安稳地熟睡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 绳床见“ 绳牀 ”。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 法首 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 宋 王观国 《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 清 杜濬 《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 不平(1) (2) 不公平 (3) 不公平的事 (4) 因不平的事而激动,愤怒或不满 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风霜(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岁月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寸心(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里 得失寸心知 牛具(1).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 夏 言:‘ 荆 、 襄 、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 (2). 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 猛安 、 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 、 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孤忠(1).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的节操。 宋 曾巩 《韩魏公挽歌词》:“覆冒荒遐知大度,委蛇艰急见孤忠。”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忠良会边》:“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清 宋儒醇 《南渡》诗:“独有 史督辅 ,尽瘁继以死。一片孤忠心,众 * 肆毁。”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独力难将 汉 鼎扶,孤忠欲向 湘 纍弔。” (2).指忠贞自持的人。 清 蒋士铨 《冬青树·自序》:“窃观往代孤忠,当国步已移,尚间关忍死於万无可为之时,志存恢復。” 鸥波鸥鸟生活的水面。比喻悠闲自在的退隐生活。 宋 陆游 《杂兴》诗:“得意鸥波外,忘归雁浦边。” 元 王逢 《松府行乡饮礼宗倅致书使枉招不果赴为寄一首》诗:“浦暖鸥波灧,园 * 草肥。” 万事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