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郝经续后汉书·其二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郝经续后汉书·其二原文陈寿宁称史笔人,续之尊汉见诚醇。 独嫌董卓仍列传,即未叛臣亦乱臣。 诗词问答问:题郝经续后汉书·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2. 陈寿三国志帝魏寇蜀论者非之然司马光作通鉴尚不能订其误至朱子作纲目始为改定经所著续后汉书独以蜀汉绍炎刘正统其识甚正彼盖已见朱子之书也 参考注释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史笔(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 蜀 境,首悬 吴 闕,犹生之年也。” 宋 王禹偁 《郑善果非正人论》:“史臣谓 郑善果 幼事贤母,长为正人。予以 善果 行事验之,见史笔之失。”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古史笔多缘饰》:“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之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 (2).指修史之笔。《晋书·文苑传·曹毗》:“既登 东观 染史笔,又据太学理儒功。” 明 宋濂 《吴公行状》:“他时执史笔者,尚有考於斯焉。”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唐 韩愈 《石君墓志铭》:“故相国 郑公 餘庆 ,留守 东都 ,上言 洪 可付史笔。”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唐 岑参 《佐郡思旧游》诗:“史笔众推直,諫书人莫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 刘 有史学,无史笔。”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史笔和文学之笔,应该分别开。” 董卓(~-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 * 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列传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乱臣(1) 善于治理政务的大臣 予有乱臣十人。——《书·泰誓中》 (2) 制造祸乱的大臣 乱臣当道,天下何以能得安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