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王德游夜感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林景熙 |
释义 | 和王德游夜感原文小池荷净雨初晴,世念消磨未到僧。衣带长江空北固,觚棱旧月隔西兴。 一春空负花前酒,独夜相知竹下灯。 自笑老来甘鹢退,少年云路健追鹏。 诗词问答问:和王德游夜感的作者是谁?答:林景熙 参考注释世念尘世之念。俗念。 宋 陆游 《泛舟自中堰入湖》诗:“冷落人情见,衰迟世念阑。” 宋 陆游 《自嘲老态》诗:“世念秋毫尽,浑如学语儿。” 消磨(1) 逐渐消耗;磨灭 消磨志气 (2) 消遣,打发时光 消磨岁月 衣带(1).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南史·何敬容传》:“ 武帝 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 宋 柳永 《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佩玉彩琉璃珠和带钩》:“依照当时审美观点或个人爱好,把这些材料、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无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带间,更加显得美丽无比。” (2).衣与带。亦代称衣着,装束。《管子·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饰。” (3).见“ 衣带水 ”。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北固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云”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 元 萨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 江南 三月万花柳, 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 ,灧灧红波泻春酒。” 觚棱亦作“ 觚棱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 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 。”参见“ 柧棱 ”。 (2).借指京城。 宋 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 (3).借指故国。 梁启超 《游箱 * 温泉作》诗:“忽起觚棱思,乡心到 玉关 。” (4).棱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时河冰方结,觚稜如锋刃。” (5).比喻言行方正刚烈。 清 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时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见“ 觚稜 ”。 西兴渡口名。在 浙江省 萧山市 西北。本名 固陵 ,相传 春秋 时 越 范蠡 于此筑城。 六朝 时为 西陵戍 , 五代 吴越 改名“西兴”。 宋 苏轼 《望海楼晚景》诗之三:“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鐘鼓到 西兴 。” 空负枉负;辜负。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若復不快饮,空负头上巾。”《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便是功名念热,勉强进来,也是空负八斗才名,枉吃一场辛苦。” 刘伯坚 《狱中月夜》诗:“空负梅关团圆月,囚门深锁窥不得。” 独夜(1).一人独处之夜。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唐 杜甫 《旅夜书怀》诗:“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捣衣》词:“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2).鸡的别名。《类说》卷二五引《玉泉子·鸡五德》:“鸡一名独夜,一名司晨。” 相知(1) 互相了解,知心 (2) 互相知心的朋友 与三四个相知方才吃得数杯,则听得街上闹炒炒。——《京本通俗小说》 老来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鹢退《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后因以“鷁退”表示要求前进而被迫后退的处境。 宋 苏轼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未遭甘鷁退,并进耻鱼贯。”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云路(1).云间,天上。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 王勃 《驯鸢赋》:“质虽滞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多谢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现,怎免 崑冈 玉石焚。” 清 谭嗣同 《述怀》诗:“瀏瀏飘天风,云路将翔翱。”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神娱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云笈七籤》卷九九:“飘飘上云路,黯黯入长宵。”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3).高山上的路径。 唐 卢照邻 《赠益府裴录事》诗:“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唐 储光羲 《游茅山》诗之二:“巾车入云路,理棹瑶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邝别驾蔡山人登九成台》诗:“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谁为出世心。” (4).指遥远的路程。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军行》:“鴈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 唐 钱起 《登复州南楼》诗:“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元 李子中 《赏花时·怨别》套曲:“一自 阳臺 云路杳,玉簪折难觅鸞胶。” (5).比喻仕途,高位。《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於云路,浴天池以濯鳞。”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臣所居职限满,今便收迹,金闺云路,从兹自远。”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