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辙 |
释义 | 次韵沈立少卿白鹿原文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诗词问答问:次韵沈立少卿白鹿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参考注释白鹿白色的鹿。传说仙人,隐士多骑白鹿 且放白鹿青崖间。——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惊猜惊恐猜疑。 唐 高适 《奉和鹘赋》:“望凤沼而轻举,纷羽族以惊猜。” 宋 苏辙 《次韵沉立少卿白鹿》诗:“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李太白轶事》:“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除非(1) 表示唯一的条件,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相当于“只有” 除非在这里修个水库,否则不能解决供水问题 (2) 在除…外的任何情况下;除…情况之外 除非有两个证人作证明,否则,此案不成立 (3)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了 这事除非他,谁也不能告诉 本性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本性难移 饮食(1) 饭菜 含热量低的饮食 (2) 吃喝 依人(1).谓与人亲近不离。 唐 李建勋 《白雁》诗:“差池失羣久,幽独依人切。” 清 金农 《石闾晓起将游洞阳山中》诗:“依人香草如 湘曲 ,争旦清猿似峡中。”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忽然仰头看见依人的素月,不觉深悔归来之早了!” (2).依附他人。《花月痕》第二回:“我这回出都,好像比他强多,其实沦落天涯,依人作计,正復同病相怜也。” 浮水(1).漂于水面。《旧唐书·高骈传》:“蝗自西来,行而不飞,浮水缘城而入府第。” (2).指在水上航行。《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 地﹞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3).泅水,在水里游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尚书左丞 甄琛 曰:‘ 吴 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疑心他是 * 。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洒尘洒水以浥尘。《楚辞·九歌·大司命》:“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汉 王充 《论衡·累害》:“是故溼堂不洒尘,卑屋不蔽风。” 独游见“ 独游 ”。 亦作“ 独游 ”。1.独自游玩。《后汉书·桥玄传》:“ 玄 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执之……就 玄 求货, 玄 不与。” 唐 杜牧 《秋晚与人期游樊川不至》诗:“邀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 (2).指独自出游者。 南唐 李中 《秋雨》诗:“疏篷谁断梦,荒径独游稀。” (3).指隐逸避世,寄情山林。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跨世凌时,远蹈独游,瞻望往代,爰想遐踪。” 唐 皎然 《别山》诗:“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如何区中事,奈我林栖趣。” 野色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幽步闲步。 唐 钱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兴赴岭》诗:“重峯转森爽,幽步更超越。”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焚香引幽步,酌茗开浄筵。” 烟芜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龙潭口》词之二:“青如翦,鷺鷥立处,烟芜平远。” 异姿(1).美好的姿容、仪态。《后汉书·臧洪传》:“ 洪 体貌魁梧,有异姿。” (2).不同的姿态,形状。 唐 萧颖士 《庭莎赋》:“既高低以异姿,亦浓淡而殊色。” 明 吴承恩 《画松》诗:“风云暗淡藏灵气,月露庄严有异姿。”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八:“ 豫章 出土中,索莫无异姿。” (3).特出的才华。 清 朱之瑜 《与完翁书》:“贵相知 省菴 兄,见解超卓……不谓此中崛起,乃有如此异姿。” 清意(1).意念纯净。《史记·夏本纪》:“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 (2).意境凄清。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署诗序》:“ 署 诗多叹词要妙,清意悲凉,《送别》、《登楼》,俱堪泪下。” (3).清凉之意。 宋 曾巩 《山水屏》诗:“餘光耀衾幬,清意凝幔褥。” 明 李日华 《六研斋二笔》卷一:“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疎枝冷叶,清意逼人。” 山苗山上初生的草木。喻指世袭高位的庸才。语本 晋 左思 《咏史》之二:“鬱鬱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宋 王禹偁 《送柳宜通判全州序》:“或过故国动黍离之情,伤远行有于役之念,嘆下位起山苗之刺,则於道远矣,於生劳矣。” 何缘怎么;为什么。《晋书·桓冲传》:“ 冲 性俭素,而谦虚爱士。尝浴后,其妻送以新衣, 冲 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復送之,而谓曰:‘衣不经新,何缘得故!’ 冲 笑而服之。”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然,则 山 东之盗, 二世 何缘不觉? 南詔 之败, 明皇 何缘不知?” 章炳麟 《文学总略》:“必以儷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 放任(1) 不加约束,听其自然 放任自流 (2) 不干涉 放任政策 天真(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