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文同 |
释义 | 原文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使群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诗词问答问:《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参考注释郑谷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 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仇兆鳌 注:“《扬子法言》:‘ 谷口 郑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师。’”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户外山碧,樽中酒緑。” 题诗(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荒凉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崖巘高崖险峰。《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吕向 注:“巘,山之险。” 唐 李深 《游烂柯山》诗之二:“嵌空横洞天,磅礴倚崖巘。” 清溜清澈的檐水。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游大宇院》诗:“禪庭清溜满,幽兴自忘归。” 清澈顺滑。《红楼梦》第十七回:“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加清溜。” 主人(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过客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借与借给。 唐 杜牧 《书怀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宋 黄庭坚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诗:“天将金闕真黄色,借与 洞庭 霜后橙。” 炎曦(1).指炽烈的日光。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唐 皎然 《苦热行》:“炎曦曝肌肤,毒雾昏檐楹。” 宋 陆游 《秋雨初晴有感》诗:“炎曦赫赫尚餘威,冷雨萧萧故解围。” (2).比喻高热。 明 高启 《驱疟》诗:“俄顷水火争,寒冰继炎曦。” (3).比喻君恩。 清 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炎曦会有时,谁云恩义絶?” 诗文赏析【原题】: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为此池亭之意使余赋诗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