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原文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丈八蛇予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 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 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诗词问答问: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问: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译文 六博要想获胜全凭好采,筹码往金盘上一掷众人高叫如排山倒海。 大丈夫决胜负应该在战场,用生命报效天子,手斩胡人的头颅立功归来。 大丈夫即将手提丈八长矛奔赴陇西战场,您的箭术会像古代射手养由基射猿,使敌人惊慌。 如果使用姜太公《龙韬》中的战略,一定能打败敌人,那时缴获敌人的武器会堆得如同熊耳山一样。 现今月食出现在西方,正是击败敌人的征兆,明年瓜熟时您一定会如期立功回朝。 那时敌人的阵营一定会血染成河,使黄河都变成红色,还要砍下敌人首领的头挂在树梢。 注释 外甥:姐妹所生的儿子。郑灌:李白的一个外甥的姓名。从军,参军入伍。 六博:古代的一种 * 游戏。共十二棋子,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所以名为六博。《演繁露》:“博用六子,《楚辞》谓之六博。”彩:彩头,旧时 * 中赢得的钱物或 * 时得胜所获的赌注。唐代元稹诗:“偏沾打 * ,频得铸钱铜。”所谓得彩,中头彩,含有事小而幸得的意思。掷:撤下。这里指掷骰子以分胜负。《宋书·刘毅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古代的博戏)一掷百万。”这两句,是以 * 得胜比喻郑灌得到了从军的好机会。 丈夫:犹言“大丈夫”,泛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又,马臻《前结交行》:“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赌命:以性命作为赌注。可引申为舍命,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天子:古代宣扬“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胡头:胡,古代对北方和西北方各民族的通称,这里指侵犯唐朝者。胡头,即敌人的头。衣锦回:即衣锦还乡。“回”,作“还”字讲。旧指富贵后回到本乡,含有向亲友乡里夸耀之意。这里指为国杀敌立功后返回故乡。这两句是说:一个胸怀壮志的好男子,应当报效祖国,到疆场上英勇杀敌,得胜归来,不辜负乡亲的期望。 丈八蛇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名。《太平御览》:“陈安奋刀,左右俱发。陇上语日:‘陇上壮士有陈安,丈八蛇矛左右槃。’”又,《十六国春秋》:“陇上人作《壮士歌》曰:‘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陇西:县名。战国时为郡名,在今甘肃省中部。汉代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的洮河中游及渭河上游南岸地区,包括兰州市、陇西县、临洮县一带。唐代属边境地区。弯:开弓射箭。曹丕《典论·自叙》:“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胸,斯则妙矣。”弧:木弓。《易·系辞下》:“弦木为弧。”白猿啼:《淮南子》:“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拾起箭头嬉戏),使项由基(人名)射之,始调弓矫矢(刚调好弓,高举箭头),未发而猿柱号矣(尚未射箭,自猿就抱着柱子啼哭)。”这两句是说:手持丈八蛇矛才跨出陇西地界,刚要拉弓射箭时,敌人(以白猿比喻敌兵)就害怕了。 陇西:郡名,唐天宝年间治所在今甘肃陇西东南。 弧:木弓。 龙韬:《太公六韬》中的一部分。相传是吕尚编的古兵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记载周文王、武王问太公兵战之事,对后世影响较大。甲:指铠甲和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熊耳:山名,一在今河南省,一在湖南省。齐:一样高。这两句是说:打击入侵者必须采用太公兵法的《龙韬》策略,迫使敌军投降,缴出的铠甲和兵器堆积如熊耳山那样高。 熊耳:山名,为秦岭东段支脉,在河南省西部。《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刘盆子向汉光武帝(刘秀)投降时,“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月蚀:也叫“月食”。当地球运转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蚀。月蚀总在“望日”(夏历十五日)或后一两天。《史记·天官》:“日月薄蚀。”即日月亏食的意思。月蚀西方,指西方月蚀,是说指日可待,有肯定的含义。及瓜:《左传》:“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地名),瓜时(瓜熟的时候)而往。日:‘及瓜而代。’”这是说,今年瓜熟时前往,待来年瓜熟时派人去替代。后来就用“及瓜”指任职期满。这里指完成作战任务。未应迟:不应当迟归。这两句是说:出师顺利,打败敌军指日可待,得胜后早点还乡。 枭首:斩首高悬以示众。《史记》:“武王以黄钺(武器)斩纣(王)头,悬太白之旗。”白鹊旗:疑为“ * 幡”之误。 * 幡是绘有 * 图象的旗帜,作为帝王诏令传信之用。唐代人讳虎字,叫做“白兽幡”。李白似以“白鹊旗”代用。这种旗,后来也作为传布朝廷政令之用。这两句是说:杀得敌军血流成河,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高高地挂起示众。 诗文赏析这是三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的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李白在长安送郑灌参军所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