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极上人归永嘉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文珦 |
释义 | 送极上人归永嘉原文心忆东嘉郡,残年别上都。住房抛疏钞,归囊带瓶盂。 劚冻江船涩,侵星野饭孤。 高堂见慈母,惊怪长髭须。 诗词问答问:送极上人归永嘉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参考注释东嘉浙江省 温州 的别称。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上:“盖郡有同名,以方别之。 温 为 永嘉郡 ,俚俗因西有 嘉州 ,或称 永嘉 为 东嘉 。” 残年(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上都(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新唐书·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4).指天宫。《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住房供住人的房子 侵星拂晓。此时星尚未落,故云。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儔。” 闻人倓 注:“侵星,犹戴星也。”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 宋 王禹偁 《寄金乡张赞善》诗:“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野饭(1).指粗淡的农家饭食。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宋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 (2).犹野餐。 唐 刘长卿 《送顾长》诗:“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 高堂(1) 高大的厅堂 开户内光,坐高堂之上。——《论衡·别通》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唐·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抢剑辞高堂。——李白《送秀才从军》 慈母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 惊怪惊讶;惊异 日食、月食是正常现象,用不着惊怪 髭须嘴周围的胡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