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六·袁太尉(从驾)淑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天经重追远,祭义严求元。

周王甲子旦,汉帝枌榆年。

万骑龙游云,千乘水流川。

式度百辟随,昭明三辰悬。

前驱属长江,后队苞钟山。

建旆既悠悠,伐鼓亦渊渊。

观风辨歌谣,展义惠市廛。

家无冻馁贫,户有诗书弦。

鬯卣申景慕,衢樽燕光天。

祥飙随斗车,湛露濡玉筵。

左史执笔后,太师抱律前。

徵招义诚合,希共八风宣。

诗词问答

问:《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二十六·袁太尉(从驾)淑》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从驾

参考注释

天经

(1).天之常道。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金镜霾六国,亡 新 乱天经。”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禀承粹和,篤守天经。”参见“ 天经地义 ”。

(2).天象。亦泛指天空。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虎踞龙蹲,集风云於地纪。” 清 姚鼐 《雨登岳阳楼》诗:“风交广漠野,云起盪天经。”

追远

(1).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 邢昺 疏:“追远者,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孝子感时念亲,追而祭之,尽其敬也。”《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又詔述太后恩慈,特齐衰三月,以申追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上一个‘祭’字是祭祖宗,是追远的意思。”

(2).追念前贤。 汉 班昭 《东征赋》:“入 匡 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宋书·王僧达传》:“生平素念,愿闲衡庐,先朝追远之恩,早见荣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闻之,使人追远之心,油然而生。”

甲子

(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汉帝

(1). 汉 朝皇帝。 汉 张衡 《东京赋》:“ 汉帝 之德,侯其禕而!”

(2).指 汉武帝 。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李白 《妾薄命》诗:“ 汉帝 重 阿娇 ,贮之黄金屋。”

(3).指 汉成帝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申 黜 褒女 进, 班 去 赵姬 昇。 周王 日沦惑, 汉帝 益嗟称。”

枌榆

(1).木名。《说文·木部》:“枌,榆也。” 段玉裁 注:“各本少‘枌’,浅人以为复字而误删之。枌榆者,榆之一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高祖 王 关中 ,太上皇思东归,故象旧里,制兹新邑,立城邑,树枌榆,令街庭若一。” 唐 皇甫冉 《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诗:“里社枌榆毁,宫城骑吏非。”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五》:“枌榆养老之珍,今荒饉始食其皮。”

(2). 汉高祖 故乡的里社名。《史记·封禅书》:“ 高祖 初起,祷 丰 枌榆社 。”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社在 丰 东北十五里。或曰: 枌榆 ,乡名, 高祖 里社也。”

(3).指 汉高祖 即位后,于 秦 故 骊邑 移置的 新丰县 枌榆社 。见《西京杂记》卷二。后借指帝乡或皇宫。 明 张居正 《宫殿纪》:“迨我皇上膺运龙飞,入践皇极,固已化国为天下,犹以 枌榆 故里,王迹所兴,睠怀不置。”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一:“楼通 花萼 连藩邸,地接 枌榆 总旧勋。”

(4).泛指故乡。《南齐书·沉文季传》:“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岂如明府亡国失土,不识 枌榆 。”《太平广记》卷三四七引 唐 裴铏 《传奇·赵合》:“知君颇有义心,儻能为归骨於 奉天城 南 小李村 ,即某家 枌榆 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喻坦之》:“同时 严维 、 徐凝 、 章八元 , 枌榆 相望,前后唱和,亦多诗集。” 清 郑江 《西溪草堂图》诗:“仙源在 枌榆 ,余胡久淹留?”

骑龙

典出《史记·孝武本纪》:“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以“骑龙”谓皇帝去世的典故。 清 李调元 《恭拟高宗纯皇帝挽诗》之四:“病哭骑龙日,扳髯少一人。”

游云

浮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花城》1981年第5期:“这时,歌声却渐渐地弱了下去,像一丝游云,在浩渺的夜空中盘旋、缭绕。”《花城》1981年第6期:“几朵梦幻一样飘忽的游云,沉思着走向遥远的天地之郊。”

浮动的云。 晋 成公绥 《啸赋》:“飘游云於泰清,集长风乎万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清 严启煜 《留别吴门诸子》诗之一:“游云变灭元无定,盘谷宽閒实见招。”

千乘

(1).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左传·襄公十八年》:“ 鲁 人、 莒 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於海滨。”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

(2). 战国 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明 何景明 《鲁连》诗:“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3).复姓。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千乘,邑名也,其先食邑者,因以为氏。”

流川

(1).谓川水流动。 汉 王褒 《洞箫赋》:“翔风萧萧而逕其末兮,迴江流川而溉其山。”

(2).江河的流水。 晋 成公绥 《啸赋》:“若乃游崇岗,陵景山,临巖侧,望流川,坐盘石,漱清泉,藉皐兰之猗靡,荫蓨竹之蝉蜎。”

式度

规制,法式。 宋 岳珂 《桯史·番禺海獠》:“后有窣堵波高入云表,式度不比它塔。” 王闿运 《严通政任氏寿颂》:“何以喻德?如月之恒。彤管式度,永曼嘉应。”

百辟

(1).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 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 韦昭 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薛综 注:“百辟,诸侯也。”

(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 羡之 ( 徐羡之 )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昔人称 谢太傅 ( 谢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昭明

(1).显明;显著。《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 传:“昭亦明也。”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廼今圣化昭明,观人文以化成天下。”

(2).使显明。《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昭明大节而已。” 汉 班固 《典引》:“臣固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乃共勒嘉石,昭明芳烈。”

(3).光明。《诗·大雅·既醉》:“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高亨 注:“昭明,光明也。”《韩诗外传》卷三:“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 明 吴承恩 《<淮郡文献志>后序》:“又何以对古开来,博大昭明,若斯也哉。”

(4).指炎神。《楚辞·王褒<九怀·昭世>》:“使 祝融 兮先行,令 昭明 兮开门。” 王逸 注:“炎神前驱。”

(5).星名。《史记·天官书》:“昭明星,大而白,无角,乍上乍下。” 司马贞 索隐:“《释名》为笔星,气有一枝,末鋭似笔。”

(6).古宫殿名。 三国 吴 孙晧 于 甘露 二年建。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夏六月,起 显明宫 ” 裴松之 注引 晋 无名氏《太康三年地记》:“ 昭明宫 方五百丈, 晧 所作也。避 晋 讳,故曰 显明 。”

(7).人名。相传为上古 玄王 契 的儿子, 商 成汤 的祖先。见《荀子·成相》。

(8).人名。 夏 禹 之臣。相传与 伯封叔 作衍历。见 宋 罗泌 《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

(9). 南朝 梁武帝 长子 萧统 的谥号。曾召集文士编撰《文选》三十卷,辑录 秦 汉 以来诗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参阅《梁书·昭明太子统传》。

三辰

指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杜预 注:“三辰,日、月、星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瀆之纪于地。” 宋 梅尧臣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诗:“四序相盛衰,三辰运光魄。”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紫极三辰正,黄图九域清。”

前驱

(1) 前导

一箭毙其前驱

(2) 先头部队;先锋

三千为前驱。——《资治通鉴·唐纪》

前驱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为前驱

(3) 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驱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后队

王莽 仿《周礼》官制置六队,以 河内郡 为 后队 。队,通“ 遂 ”。《汉书·地理志上》“ 河内郡 ……县十八”原注:“ 高帝 元年为 殷国 ,二年更名。 莽 曰 后队 ,属 司隶 。”亦称 后队 的长官。《汉书·王莽传中》:“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卿、工卿、师尉、列尉、祈队、后队、中部洎后十郡。”参见“ 六队 ”。

后面的队伍。《魏书·肃宗纪》:“其配衣六军,分隶熊虎,前驱后队,左翼右师。” 唐 李峤 《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后队咽笳簫,前驱严罕罼。” 宋 梅尧臣 《送王介甫知毘陵》诗:“兵吏拥后队,剑挝盛前驱。”

钟山

(1).山名。在 昆仓 西北。一说即 昆仑 。其地多产美玉。《吕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纯乎其若 钟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训》:“譬若 钟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高诱 注:“ 崑崙 也。”《楚辞·严忌<哀时命>》:“愿至 崑崙 之 悬圃 兮,采 钟山 之玉英。” 王逸 注:“ 钟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絃以 园客 之丝,徽以 钟山 之玉。”

(2).神话传说中的山名。地处极北,为苦寒之地。《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 之神,名曰 烛阴 ,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 袁珂 校注:“ 钟山 以其不见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谓‘魂乎无北,北有 寒山 , 逴龙 ( 烛龙 )艳只’之‘寒山’也。”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 烛龙 昼夜於 钟山 ,鹏云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三国 吴 孙权 避祖讳,更名 蒋山 。至 宋 复名 钟山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王荆公 退居 钟山 ,切切以 吕吉甫 为恨。”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渊渊

(1).深广;深邃。《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终则復始也。”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纯粹之气,注於人也为明。得之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 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 清 秦道然 《弢光静坐》诗:“先圣言渊渊, 瞿曇 説如如。” 梁启超 《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然若 康南海 ,若 谭瀏阳 ,皆有得于佛学之人也。两先生之哲学固未尝不戞戞独造,渊渊入微。”

(2).鼓声。亦泛用作象声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衡 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沉沉夜看流,渊渊朝听鼓。” 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鱼作》诗:“潮声渊渊震曙鼓,巨絙一网千吴舠。” 郭沫若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诗:“大车滚滚循新辙,和乐渊渊易旧弦。”

观风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

派小王去观风

歌谣

随口唱出的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等

展义

宣示德义。《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 杜预 注:“天子巡守,所以宣布德义。” 唐 皮日休 《忧赋》:“非有事於名山,即展义於群牧。”《旧唐书·音乐志四》:“展义天扃,飞英云岫。”

市廛

(1).市中店铺。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市,廛而不征。” 赵岐 注:“廛,市宅也。” 晋 左思 《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今路上虽已见 中国 行人,而迁去者众,故市廛未开。”

(2).指店铺集中的市区。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山居良有异乎市廛。”《宣和遗事》前集:“由 后载门 出市私行,可以恣观市廛风景。”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那闹声,并不是市廛的喧嚷。”

冻馁

过分的寒冷与饥饿

今诸生…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 宋廉《送东阳马生序》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景慕

景仰;仰慕

他怀着景慕的心情参观雷锋纪念馆

衢樽

见“ 衢尊 ”。

光天

(1).谓光辉达于天下。《宋书·武帝纪中》:“幸赖神武光天,大节宏发,匡復我社稷,重造我国家。”

(2).晴明的天空。亦喻清明的政局。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序》:“始知光天之下,乃有暗泽魑魅。” 臧克家 《炭鬼》诗:“捣碎这黑暗的囚牢,头顶落下一个光天。”

(3).犹言普天。《书·益稷》:“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 孔颖达 疏:“《尧典》之序训光为充,即此亦为充,言充满大天之下也。” 夏僎 详解:“光天之下,犹普天之下,敷天之下。” 清 刘大櫆 《续难言》:“今使光天之下,海隅之广,苍生之众,犹有一人之不治其生,则 衡 之为此言也,吾无怪其然。”

祥飙

同“祥飇”。

瑞风。

斗车

工地、矿区常用的一种在轨道上运送矿石、建筑材料等的车,车身略像斗

湛露

(1).《诗·小雅》篇名。《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献食表》:“策勋饮至,频承湛露之恩。”《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

(2).喻丈夫之恩惠。《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吕延济 注:“湛露能润泽於物,喻夫之恩惠。”

(3).浓重的露水。《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 朱熹 集注:“湛,厚也。” 晋 陆机 《为周夫人赠车骑》诗:“日月一何速,素秋坠湛露。” 清 徐芳 《立春日赋示武陵诸友》诗:“湛露沾花晓,长天照眼新。”

玉筵

(1).丰盛的筵席。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曲》诗之二:“卷幌结幃罗玉筵, 齐 謳 秦 吹 卢女 絃。”《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九·长相思》:“詎知玉筵侧,长掛销愁人。”

(2).犹素食。 宋 陆游 《书怀》诗:“久因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进玉筵。”

左史

(1).官名。 周 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 唐 宋 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

(2).复姓。 楚 有 左史倚相 。见《国语·楚语》。

执笔

(1) 指写文章

(2) 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

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太师

官名,西周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后又指太子太师,即辅导太子之官

徵招

征召,征聘。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韜养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肾。”参见“ 徵召 ”。

古乐章名。《孟子·梁惠王下》:“﹝ 景公 ﹞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説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 赵岐 注:“《徵招》、《角招》,其所作乐章名也。” 杨伯峻 注:“招同‘韶’。”

八风

(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陆德明 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

(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 襄 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 八音 ”。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唐 王维 《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 宋 范成大 《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 岭南羽衣女士 《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