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杂诗·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李时勉 |
释义 | 杂诗·其二原文几年作盐梅,气质固无异。 惟有消渴人,偏能识其味。 诗词问答问:杂诗·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时勉 注释1.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参考注释盐梅(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梁书·处士传·庾詵》:“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三:“外来稿件不加减一下盐梅,它是不肯入口的。” (2).调和;和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宋 苏辙 《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盐梅之德。” (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唐 白居易 《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之二:“惯和麴蘖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自注:“银匠洗银,多以盐花梅浆也。” (4).白梅的异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梅》。 气质(1) 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艺术家的气质 (2) 风度;模样 只是装束气质,带些武气。——《初刻拍案惊奇》 无异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惟有只有 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消渴中医学病名。口渴,善饥,尿多,消瘦。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等。《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梁书·王僧孺传》:“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癲眩屡动,消渴频增。”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李 素善公,谓其轻信庸医,致大病。自后消渴作,逾年竟不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