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敦素堂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敦素堂原文阶基临曲治,朴斲搆书轩。 冰鉴先呈映,波纨漫待翻。 即看通体洁,那藉绮言烦。 素固人应尚,况予司化源。 诗词问答问:敦素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八 参考注释阶基台阶。 隋 诸葛颖 《奉和方山灵岩寺应教》:“雷出阶基下,云归梁栋前。” 唐 韩愈 《病鸱》诗:“饱入深竹丛,飢来傍阶基。” 周立波 《参军这一天》:“一早起来, 林桂生 换了一套半新不旧的青棉布袄裤,站在阶基上,瞭望远处。” 朴斲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冰鉴(1) 古代盛冰的器具 (2) 指明镜,比喻鉴别事物的眼力 (3) 指月亮 通体物体全部;全身 通体湿透 化源(1).教化的本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旧唐书·李绛传》:“陛下思广天聪,亲览国史,垂意精颐,鉴於化源,实天下幸甚。” (2).指掌教化之位。《旧唐书·李渤传》:“若言不行,计不从,顺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 (3).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炙甘草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大人口破》“大人口破分虚实”注:“如口疮乾黄硬作渴者,宜服加减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