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松书屋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古松书屋原文书屋就松筑,松古屋亦古。 谡谡无凡声,空空合天宇。 陡思木兰赋,谓此胜他许。 然而既有形,不坏那恒睹。 幻中较久长,尘念未消取。 诗词问答问:古松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五 2. 木兰围中有峰名僧机图下有乔松一本二株远望似两松然丁卯经此名之曰夷齐松并系以歌及己卯重经其地则松自燬于火又感而作叹夷齐松赋 参考注释书屋供读书的房子 谡谡(1) 形容挺劲有力;挺拔 谡谡长松 (2) 象声词。形容风声呼呼作响 谡谡风来 空空(1) 空无所有 空空的食品间 (2) 白白地;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却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郭沫若《瓶》 天宇(1).天空。 晋 左思 《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 唐 刘禹锡 《有僧言罗浮事》诗:“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 公昔与客游 金山 ,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当知神龙变化之妙:小则入乎微罅,大则腾乎天宇。” 鲁迅 《野草·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宋书·傅亮传》:“﹝ 傅亮 ﹞曰:‘伏闻恩旨,赐拟 东阳 ,家贫忝禄,私计为幸,但凭廕之愿,实结本心,乞归天宇,不乐外出。’” 太平天囯 黄从善 《建天京于金陵论》:“统四海皆为兄弟,居天宇者宜尽天事之勤。” (3).犹天下。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张志民 《你与太行同高》诗:“为什么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声不平的呼喊?” 木兰(1)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 (2) 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有形有一定的形体或形式 有形资产 久长长久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尘念尘俗之念。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今 唐 太上皇帝 ,贵妃 杨氏 ,宿根俱隶仙籍。祇缘尘念,謫在人间。”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他在 灵虚山 忽然为怀乡的尘念所扰,腾空化为白鹤。” 未消不用,不要。《朱子语类》卷六五:“向前便是阳,纔收退便是阴;意思纔动便是阳,纔静便是阴。未消别看,只是一动一静便是阴阳。”《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听得林子内大喊一声,叫道:‘ 紫金山 三百个好汉且未消出来,恐怕諕了小员外共小娘子!’”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