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晁公溯 |
释义 | 原文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 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 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 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 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 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 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 句法传丛林,五言如汤休。 诗词问答问:《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的作者是谁?答:晁公溯 参考注释券内(1).谓契合于内;务内。《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一本作“ 券 ”。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券,契也。得契合乎内。” 陈鼓应 注译:“务内的人,所行没有名迹。” (2).分内。 宋 陆游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葺园庐了婚嫁。” 宋 陆游 《道室杂咏》之二:“忿慾至前能小忍,人人券内有期颐。” 方外游谓寻仙访道。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诗序:“赋诗道意,以纪方外之游。”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乃弃家为方外游。”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心远轩》套曲:“不从方外游,且向寰中住。”参见“ 方外 ”。 铁脚亦作“ 铁脚 ”。1.草名。又名烫烫青。 宋 王洙 《王氏谈录·北虏风物》:“北荒之珍,有铁脚草,採取阴乾,投之沸汤中,顷之茎叶舒卷如生。” (2).鸟名。以其爪黑得名。 清 刘廷玑 《在园杂志》:“ 天津卫 有小鸟,黑爪,故名铁脚。”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铁脚》:“铁脚, 天津 有之,以其爪黑,故名。体大如麻雀,首之毛有蓝色,尾两边白色。春令始至,可食。” 见“ 铁脚 ”。 阴崖背阳的山崖。 汉 马融 《长笛赋》:“惟籦笼之奇生兮,于 终南 之阴崖。” 唐 韦应物 《怀琅邪深标二释子》诗:“白雪埋大壑,阴崖滴夜泉。”《西游记》第九一回:“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 修竹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青松青翠的松树 白傅唐 诗人 白居易 的代称。 白 晚年曾官太子少傅,故称。 五代 齐己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诗:“春官如 白傅 ,内试似 文皇 ( 唐太宗 )。”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之二:“ 白傅 閒游空诵句,拾遗穷老敢论亲。” 清 袁枚 《续诗品·灭迹》:“ 白傅 改诗,不留一字。”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 白傅 流风犹想像, 紫阳 遗爱未销磨。” 香山(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石楼(1).石牌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水南道侧有二石楼,相去六七丈,双跱齐竦,高可丈七八,柱圆围二丈有餘,石质青緑,光可以鉴。其上欒櫨承栱,雕簷四注,穷巧綺刻,妙絶人工。”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墓上石楼,盖即今石牌坊,又谓之牌楼。” (2).石筑的楼台。 唐 韦应物 《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聊登石楼憩,下观潭中鱼。” 宋 梅尧臣 《石楼》诗:“山腰古石楼,杳蔼石梯上。” 开化(1) 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 (2) 〈方〉∶开始解冻 中有即中阴。《俱舍论·分别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大乘义章》卷八:“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四讲:“ 犊子 主张有‘中有’(‘生有’与‘死有’之间的状态),此论也有‘中间涅槃’即在中有中入灭的说法。”详“ 中阴 ”。 鸣球谓击响玉磬。《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 孔 传:“球,玉磬。” 孔颖达 疏:“《释器》云:球,玉也。鸣球谓击球使鸣。乐器惟磬用玉,故球为玉磬。” 宋 范成大 《玉华楼夜醮》诗:“知我万里遥相投,暗蜩奏乐鏘鸣球。” 明 刘基 《遣兴》诗:“艳艳霜林张綺纈,琤琤风叶落鸣球。” 飞泉(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清绝(1).形容美妙至极。 唐 李山甫 《山中览刘书记新诗》诗:“记室新诗相寄我,蔼然清絶更无过。” 宋 陆游 《小雨泛镜湖》诗:“吾州清絶冠 三吴 ,天写云山万幅图。” 清 陈维崧 《琵琶仙·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词:“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絶。” 邓方 《冬月阅国初诸家诗因题绝句》之二:“独有 愚山 爱敦厚,五言清絶似 瀟湘 。” (2).凄清至极。 晋 陆云 《与兄平原书》之十一:“昔读《楚辞》,意不大爱之,顷日视之,实自清絶滔滔。” 唐 杜甫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诗:“浩歌渌水曲,清絶听者愁。” 宋 苏舜钦 《和子履雍家园》:“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絶如哀弹。” 清 周亮工 《舟中蟋蟀》诗:“清絶是何音,遥遥损客心。” (3).清雅至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四·茉莉》:“又有似末利而瓣大,其香清絶者,谓之狗牙,亦名雪瓣,海南有之。”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题徐晋遗表弟所画牡丹图并以志悼》词:“璧人年少。记临风侧帽,姿尤清絶。” 乃是是,就是 人民群众乃是真正的英雄 疵瑕(1) 过失;缺点 (2) 责难;指摘 声音(1) (2) 使人产生听觉的振动 (3) 一种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波造成的听觉印象 (4) 某些起与人的语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达手段 代表法律的庄严的声音 句法(1) (2) 语法的一部分,它根据被研究语言的固定用 * 述表语、修饰语和其他词的关系 (3) 句子的结构方式;表示其在句子中相互关系的词形式的排列 丛林(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五言(1).五德之言。《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 孔 传:“以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之十一:“彰施五色,出纳五言。” (2).五个字的句子。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3).见“ 五言诗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