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十五·宋哲宗
朝代 清代
作者 乾隆
释义

原文

宣仁临朝持宪章,罢新法守仁宗旧。

辽戒守臣勿犯边,黎庶恬安宏在宥。

社饭之言屡丁宁,何不官家躬训授。

劝诸贤退类私爱,辑览曾评义宜究。

及帝亲政众顾望,首召刘瑗拒范奏。

小人乘之为报复,绍圣改元计已售。

绍圣非圣绍王蔡,群1~1奸则应帝诚陋。

驯致党祸终北宋,帝肇乱夫谁能救。

诗词问答

问:《全韵诗上去入声七十六首·其五十五·宋哲宗》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宥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2. 续纲目载宣仁太后因吕大防范纯仁等问疾泣下曰老身没后必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公等亦宜早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云云向阅通鉴辑览曾评云宣仁之贤宜嘱大臣公忠体国以辅少主即虑哲宗他日蔑弃老成更张新政当并召哲宗谕以防微杜渐保全令名乃对诸臣丁宁呜咽劝以宜早引退是全为私绝不类其平日之所行矣然诸臣非不明大义者何忍泄之于人传之于后此盖出于史家附会之说未可信也今考宣仁此事正史所不载稗野传闻之异多不足凭兹咏宋哲宗而及宣仁因复阐其义

参考注释

临朝

指帝王亲临朝廷处理政事

宪章

典章制度

新法

(1).新制定的法令。《韩非子·奸劫弑臣》:“当此之时, 秦 民习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也,故轻犯新法。”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然则改用新法,百姓亦未免穷困流散也。”《宋史·王安石传》:“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 章炳麟 《訄书·商鞅》:“乃若夫輓近之言新法者,以父子异财为宪典,是则法乎 鞅 之秕稗者也。”

(2).指新的历法。《南史·文学传·祖冲之》:“始 元嘉 中,用 何承天 所製歷,比古十一家为密。 冲之 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戒守

警戒守卫。 汉 焦赣 《易林·师之损》:“解衣毛羽,飞入大都,晨门戒守, 郑 忽 失家。”

犯边

侵犯边境。《后汉书·崔駰传》:“时 鲜卑 数犯边,詔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新五代史·死事传·张敬达》:“ 清泰 三年, 契丹 数犯边。”《金史·宣宗纪下》:“ 夏 人犯边,元帅 石盏合喜 破之。”

黎庶

众民,民众

恬安

安静;安逸。《汉书·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昔 班仲升 西戍,不敢擅还,以承詔故也。我今入 关 ,断在胸臆,何恬安於不测之地,而自滞耶!”

在宥

《庄子·在宥》:“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郭象 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 成玄英 疏:“宥,宽也。在,自在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謐。”后因以“在宥”指任物自在,无为而化。多用以赞美帝王的“仁政”、“德化”。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在宥天下理,吹万羣方悦。”《旧唐书·代宗纪》:“今将大振纲维,益明惩劝,肇举改元之典,弘敷在宥之泽,可大赦天下,改 广德 三年为 永泰 元年。”《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朕﹞乃於三月十九日即皇帝位於 大明殿 ,诞受维新之命,庸推在宥之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圣天子在宥如伤,虽游艺餘閒而诚求保赤之怀。”

社饭

旧时于社日以猪羊肉等美味食品铺于饭上,谓之社饭。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於饭上,谓之社饭。” 清 赵翼 《题长椿寺九莲菩萨画像》诗:“社饭谁还念老身,僧寮聊復存遗躅。”

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何不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官家

(1) 天子

(2) 指朝廷、官府

(桓温)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 刘越石( 琨)妓女。一见 温入,潜然而泣, 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刘司空。”——《太平御览·裴氏语林》

(3) (按:“潜”是否为“潸”之误)

(4) 尊称作官的人

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唐· 白居易《喜星郡》

训授

教授;传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义》:“后 西域 名僧多投止此寺,或传译经典,或训授禪法。” 宋 曾巩 《劝学诏》:“若训授无方而取舍失实,亦将论其罚焉。” 明 唐顺之 《章孺人传》:“至於训授诸子书,则缕缕竟朝夕,其语有外传所不能详者。”

私爱

(1).偏爱。《管子·枢言》:“先王重荣辱,荣辱在为天下无私爱也,无私憎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姊》:“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嚮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幸,则 鲁君 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

(2).指私自宠爱的人。《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綵,耳不听 郑 卫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偏恩。” 唐 张九龄 《通化门外送别》诗:“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清 龙启瑞 《逆妇姜于齐》:“今公以夫人命,而远迎於 齐 。可谓溺私爱而弃其社稷人民之重者。”

亲政

(1).指帝王亲理朝政。《后汉书·西羌传论》:“ 和熹 以女君亲政,威不外接。”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朕自弱龄,即敦清静,逮乎近岁,又婴沉痼,尝亦亲政,益倦於勤。”

(2).特指幼年继位的帝王,成年后亲自执政。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嗣君皇帝亲政才及期年,恭俭忧勤,无所不至,遽蒙废絶,实非臣子所敢闻知。”《清史稿·礼志七》:“ 同治 十二年正月,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

顾望

(1).还视,巡视。《礼记·曲礼下》:“侍於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2).观看。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二:“观望无所见,惟覩松柏阴。”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清》:“因至堂北,见北户斜掩,偶出顾望,下为 青州 ,宛然在目。” 清 唐甄 《潜书·法王》:“如旅夜行,目无所见,不辨东西;鸡再号,顾望一方,微有爽色,而知日之出於是也。”

(3).犹豫观望。《后汉书·申屠刚传》:“羣众疑惑,人怀顾望。”《新唐书·来瑱传》:“初, 仲昇 被围,而 江陵 吕諲 病, 瑱 顾望不即救,及师出, 仲昇 已没。”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阁下若更畏缩循默,顾望而不为,则不唯国计渐隳,亦恐祸患及身矣。”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及议, 夏太监 坚言不可,众顾望不言,乃已。”

(4).指顾虑,畏忌。《梁书·刘潜传》:“在职弹纠无所顾望,当时称之。”《北齐书·司马世云传》:“时 世云 母弟在 鄴 ,便倾心附 景 ( 侯景 ),无復顾望。” 清 薛福成 《赠资政大夫前兵部侍郎广西巡抚壮节邹公行状》:“嫌疑祸福,无少顾望,临危蹈艰,累奋奇绩。”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报复

报积怨、愤恨的行为或实例

图谋报复

改元

帝王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变年号

年夏五,改元景炎。——宋· 文天祥《< 指南录> 后序》

非圣

诋毁圣人之道。非,通“ 诽 ”。《汉书·金日磾传》:“非圣诬法,大乱之殃。” 宋 欧阳修 《论删去九经正义中谶纬札子》:“﹝《正义》﹞所载既博,所择不精,多引讖纬之书,以相杂乱,恠奇诡僻。所谓非圣之书,异乎正义之名也。” 清 钱谦益 《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不析,文理之不通,而儼然丹黄甲乙,衡加於经传,不已傎乎?是之谓非圣无法。”

驯致

亦作“ 驯至 ”。逐渐达到;逐渐招致。《易·坤》:“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唐 白居易 《策项一》:“则大平之风,大同之俗,可从容而驯致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明史·兵志一》:“驯至末造,尺籍久虚,行伍衰耗。”《明史·李汝华传》:“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訌。” 郭沫若 《青年哟人类的春天》:“青年人在这种管束之下,有的不自觉地便驯致颓唐。” 沙汀 《困兽记》五:“然而,虽然知道她对于离婚冷淡,而且,似乎是不可能,驯至认为这是她的美中不足,接着他却继续替她打算,离婚以后,她该立刻采取怎样的步骤。”

党祸

指因党争而引起的祸难。 宋 刘克庄 《跋山谷书范滂传》:“党祸 东都 最惨, 唐 次之,本朝又次之。” 宋 陆游 《书感》诗:“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党祸起新朝,正士寒心,连袂高蹈。”

终北

神话中的国名。《列子·汤问》:“ 禹 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 北海 之北,不知距 齐州 几千万里,其国名曰 终北 。”

肇乱

谓启乱。 刘师培 《悲佃篇》:“盖五胡肇乱以还,迫於兵争,广大之地,荒而不治;故 魏 齐 所行,略符土地国有之説。”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2: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