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山居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延寿 |
释义 | 山居诗原文事多兴废莫持论,唯有禅宗理可尊。似讷始平分别路,如愚方塞是非门。 刳肠只为生灵智,剖舌多因强语言。 争似息机高卧客,年来年去道长存。 诗词问答问:山居诗的作者是谁?答:释延寿 参考注释兴废(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持论把自己的主张发表出来;立论 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持 * 允 持论有据 禅宗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一个宗派,着重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二十八传至达摩,来中国,为东土初祖 平分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别路(1).离别的道路。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青雀离帆远,朱鳶别路遥。”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隔桥车影去,别路马蹄闻。” (2).岔道。《北史·李景传》:“寻从 史万岁 击 突厥 於 大斤山 ,别路邀贼,大破之。” 是非(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刳肠剖腹摘肠。《庄子·外物》:“ 仲尼 曰:‘神龟能见梦於 元君 ,而不能避 余且 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二:“刳肠彼交病,过分我何得。”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十章:“稍遇矢石、锋鏑、鎗礮、毒烟,即刳肠断头,血溅原野,肢挂林木,或投河相压。” 为生以某种手段维持生活 以狩猎为生 灵智智慧。《晋书·文苑传·李充》:“夫极灵智之妙、总会通之和者,莫尚乎圣人。” 隋 彦琮 《福田论》:“心有灵智,称之曰神,隐而难知,谓之不测。”《云笈七籤》卷九五:“身为滓质,犹至虚妙,况其灵智益深益远乎?” 语言用以表达情意的声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关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争似怎似。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息机(1).息灭机心。《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君子知命,达人息机。” 明 唐顺之 《罗君八十寿序》:“及其晚年,息机以归老,萧然一室,若不知有门外事者。”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十八:“千里行程暂息机,江山依旧境全非。” (2).停止机械运转。 宋 梅尧臣 《陪观新水硙》诗:“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高卧(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来年未来的一年;下一年 长存(1) 长生 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于陵墓?——张衡《西京赋》 (2) 长期存在;长期存留 浩气长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