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仲长统诗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郭印 |
释义 | 和仲长统诗二首原文致虚守静,其术至寡。有相皆虚,无物不可。 包藏寥廓,该摄细琐。 出入隐显,妙用由我。 九天匪高,九地匪下。 驾鹤周游,鱼鱼雅雅。 焚荡三彭,性空真火。 大道甚夷,学孝僻左。 发车推辕,舍舟摇柁。 五金八石,残生炉冶。 诗词问答问:和仲长统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郭印 参考注释守静保持清静,无所企求。语出《老子》:“致虚极,守静篤。” 河上公 注:“守清静,行篤厚。”《后汉书·羊续传》:“﹝ 羊续 ﹞坐党事,禁錮十餘年,幽居守静。”《晋书·王湛传》:“﹝ 王湛 ﹞遭父丧,居於墓次。服闋,闔门守静,不交当世,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唐 王维 《赠房卢氏琯》诗:“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释言‘真空’, 老 言‘守静’,皆以神化为无有而思超越之。” 有相(1).谓有贵相。 汉 王充 《论衡·命义》:“犹 高祖 初起,相工入 丰 沛 之邦,多封侯之人矣。未必老少男女俱贵而有相也。”《北史·齐纪中·文宣帝》:“﹝ 武明太后 ﹞及产,命之曰 侯尼于 , 鲜卑 言有相子也。” 唐 白居易 《自咏》:“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2).指有贵相的人。《太平广记》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阎庚》:“鬼云:‘ 庚 命贫,无位禄。’ 仁亶 问:‘何以致之?’鬼云:‘或绊得佳女,配之有相,当能得耳。’” (3).佛教语。佛教主张万有皆空,心体本寂。称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为“有相”。相,指事物的形象状态。 唐 一行 《大日经疏》卷一:“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凡有相者,皆是虚妄。”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唯师説始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名》:“何谓违宗?彼以物有如种极微也。而忌言人有菴摩罗识。因言无相者无有。詰之曰:如种极微有相不?则解矣。” 无物不存在东西;空洞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包藏(1) 蓄含 大海包藏着许多秘密 (2) 隐藏 包藏祸心 寥廓(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该摄统摄。《朱子语类》卷九九:“或问:‘ 横渠先生 “清虚一大”之説如何?’曰:‘他是拣那大底説话来该摄那小底。’” 细琐细小琐碎 出入不符之处,差距 有出入 隐显(1).隐没与显现。《荀子·天论》:“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传》卷下:“仰观俯察在乎人,隐显灾祥在乎天。”《南史·隐逸传上·渔父》:“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今虽未见其画,读诸跋,常觉依稀隐显,都在目中。” 王西彦 《乡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绿的田野,弯曲如画的溪流,屏障似的远山和散落隐显的村屋。” (2).特指文义的含蓄和显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 清 龚自珍 《春秋决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谱》:“回互激射之法备,而后隐显之义见矣。” (4).默默无闻和名扬远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传下·刘炫》:“隐显人间,沉浮世俗。”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且先生布素终身,隐显一致,非独令后世师吾俭也。”如:我眼见他们的升沉隐显。 妙用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九地(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孙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地,言深不可知。” 郭化若 注:“九地,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秘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2).指地的最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宋 文天祥 《呈小村》诗:“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3).犹九泉。指地下。《晋书·胡奋传》:“ 奋 唯有一子,为 南阳王 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 清 汤右曾 《荆州》诗:“ 龙陂桥 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4).用兵的九种地势。 唐 司空图 《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叶道家之理。虽战同九地,或於危地争先。” 元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清 顾炎武 《井陉》:“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5).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6).犹言遍地,大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胡云翼 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 明 刘基 《题李太白观瀑图》诗:“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 九天 ”。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 * 四地,无 * 四地。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和尚於是与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 驾鹤(1).据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载, 王子乔 从 浮丘公 学道,三十馀年后,人见其乘白鹤驻 缑氏山 巅,数日而去。后因以“驾鹤”比喻得道成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2).犹骑鹤。 唐 韩愈 《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 盐城 更比 芜城 远,安得腰缠驾鹤轻。” 周游到各处游历;走遍 乘船周游世界 鱼鱼雅雅威仪整肃貌。雅。通“ 鸦 ”。鱼行成贯,鸦飞成阵,故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驾龙十二,鱼鱼雅雅。”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鱼有贯,雅有阵,言扈从之象也。”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鱼鱼雅雅,殆取娖队之义,言马之行如鱼贯、如雅阵耳。”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以故海内之士,莘莘济济,鱼鱼雅雅,衣冠俎豆,充牣儒林,抗议发愤之徒絶跡,慷慨悲咤之声不闻,名为士人,实则死人之不若。”参阅 明 杨慎 《升庵诗话·鱼鱼雅雅》。 焚荡亦作“ 焚盪 ”。焚毁;烧光。《后汉书·儒林传序》:“后 长安 之乱,一时焚荡,莫不泯尽焉。”《晋书·褚翜传》:“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 翜 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旧五代史·梁书·杨师厚传》:“ 师厚 总大军直抵 镇州 城下,焚盪閭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及 周 师入 郢 ,咸 * 荡。” 见“ 焚荡 ”。 三彭即三尸神。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一:“ 契虚 因问 桻子 曰:‘吾向者謁覲 真君 , 真君 问我三 彭 之讐,我不能对。’ 桻子 曰:‘夫 彭 者,三尸之姓,常居人身中,伺察功罪,每至庚申日,籍於上帝。故凡学仙者,当先絶其三尸,如是则神仙可得,不然虽苦其心无补也。’” 宋 陆游 《病中数辱》诗:“凡药岂能驱二竖,清心幸足制三 彭 。” 明 李沂 《玉壶吟》:“淬予剑兮张予弓,贯魍魎兮磔三 彭 。” 清 钱谦益 《虫诗·蛔蛲》:“三 彭 行僇近,天听却悠悠。” 性空佛教语。十八空之一。谓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暂生还灭,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大智度论》卷三一:“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业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 唐 王维 《山中示弟等》诗:“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真火(1).谓心中的火。比喻旺盛的生命力。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窻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 (2).犹言怒气。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十三》:“司机尽管鼓动着发动机,汽车本身也好象在冒真火,满焦躁地象狂牛一样吐着气。” 大道(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僻左人用右手为常,用左手为僻,故称偏僻之地为僻左。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王禹偁 《躬弩》诗:“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独 * 为僻左。” 发车车辆开出 五金指金属(五金即、金、银、铜、铁、锡) 五金行 八石古代道家炼丹所常用的硃砂、雄黄、雌黄、空青、云母、硫黄、戎盐、硝石八种石质原料。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飞八石,转九丹,冶黄白水。” 唐 赵嘏 《赠曹处士幽居》诗:“ 勾漏 先生冰玉然,曾将八石问羣仙。” 残生(1) 晚年;余生 (2) 幸存的生命 炉冶(1).犹冶炼。《晋书·文苑传·王沉》:“融融者皆趋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 (2).冶铸之炉。 前蜀 韦庄 《长年》诗:“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 宋 王禹偁 《为宰臣谢御书钱样表》:“出炉冶而首蒙颁赐,望冕旒而共积兢荣。” 鑪冶:1.犹冶炼。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均施鑪冶,高揭权衡,使鈆汞之不叅,令錙銖之各等,故得方圆任器,高下随宜,黜陟无偏,贤愚有序。” 宋 曾巩 《班春亭》诗:“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鑪冶此中开。” 清 唐甄 《潜书·更币》:“铜不可採,又不易市,鑪冶多废。” (2).比喻精心筹算;精心的筹算。 唐 寒山 《诗》之九四:“贤士不贪婪,痴人好鑪冶。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折遇兰 诗:“今逢 袁夫子 ,方寸有鑪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