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塞上宿野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雍陶 |
释义 | 塞上宿野寺原文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关。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 去马朝常急,行人夜始闲。 更深听刁斗,时到磬声间。 诗词问答问:塞上宿野寺的作者是谁?答:雍陶 雍陶塞上宿野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18-14 参考注释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 长城 内外。《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 胡 。” 唐 杜甫 《秋兴八首》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宋 曾巩 《西湖》诗之一:“塞上马归终反覆, 泰山 鴟饱正飞扬。”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自甲寅至今六十年,更无人谈及,并不晓塞上有此渠可漕矣。”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霣少微星。”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 陕西 民歌《塞上要唱江南乐》:“随着歌声过 黄河 ,塞上要唱江南乐。” 寒疾指因感受寒邪所致的疾病。《左传·昭公元年》:“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孟子·公孙丑下》:“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宋史·岳飞传》:“卿苦寒疾,乃为朕行,国尔忘身,谁如卿者?” 清 刘大櫆 《方桤林墓表》:“安人於其时有寒疾。” 远烟(1).远处的云烟。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絶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2).一种制墨用的原料。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买烟印号》:“ 黄山 张处厚 、 高景修 皆起灶作煤製墨为世业,其用远烟、鱼胶所製佳者,不减 沉珪 。” 朝常朝廷的常规。《国语·楚语上》:“民不败时务,官不易朝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太阿持祸絶怡堂,朝常肃灾消煬灶。”《明史·杨涟传》:“滥袭恩廕,褻越朝常。”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更深夜深 更深人静 更深夜静 刁斗古代军中白天来烧饭,晚上用来敲击巡更的用具(铜制) 磬声(1).击磬的声音。《礼记·乐记》:“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 (2).指代将帅。《宋书·索虏传》:“是以分命吾等磬声之臣,助 难当 报復。”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