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辊金丸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杨真人 |
释义 | 辊金丸原文一更里,擒意马。猿猴儿,莫颠耍。 大悟来,心地觉清凉,管自然都放下。 本来面目常潇洒。 真清净,更幽雅。 更减口颐养气神全,按四时, 诗词问答问:辊金丸的作者是谁?答:杨真人 参考注释意马比喻难以控制的心神。 唐 黄滔 《六丈金身碑》:“值斯佛之成,斯会之设,俱得放心猿於菩提树上,歇意马於 清凉山 中。”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天平》:“定盘星莫要生偏向,拿定你意马,对定你心肠。” 清 李渔 《巧团圆·认母》:“奇缘凑合难当耍,教人怎不驰意马。”参见“ 心猿意马 ”。 猿猴猿和猴 剽疾如猿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颠耍戏闹玩耍。 宋 柳永 《促拍满路花》词:“起来贪颠耍,只恁残却黛眉,不整花鈿。” 大悟彻底醒悟 心地(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管自(1) 〈方〉 (2) 径自 他管自去了 (3) 只管;只顾 我们管自干,莫听旁人说三道四 放下(1) 放在一边或放弃 号召他们放下武器 (2) 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 放下百叶窗 本来面目固有的样子 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樽前学楚狂。—— 明· 王守仁《王成文公全书》 潇洒(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幽雅幽静雅致 幽雅的夜曲 养气(1) 培养品德;涵养意志 (2) 儒家指修养心中的正气;道家指炼气。即培养先天的元气 四时(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