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谷行原文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诗词问答问:蚕谷行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蚕谷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蚕谷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杜甫蚕谷行书法欣赏![杜甫蚕谷行书法作品欣赏](/uploads/shiwen/202405/09/45e25343795310.jpg) 蚕谷行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译文 全天下各地区千万座城池,没有一座没有甲胄兵器! 怎么样才能把甲胄兵器铸作农具,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种呢? 如果能这样,耕牛尽其用,蚕桑业有成; 就再也不需要让战士们洒泪滂沱,那时全社会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人们一边走,一边唱歌,是多么好啊! 注释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向:差不多的意思。 甲兵: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农器:农用器具。《韩诗外传》卷九:“铸库兵以为农器。” 尽:一作“得”。一本“耕”下有“田”字。 烈士:指战士。滂沱:雨大貌,这里形容落泪。 男谷女丝:即男耕女织,以名词作动词,是杜甫用字变化处。行复歌:一边走,一边唱。行复:且又。 诗文赏析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四年(769年)之间,确切年代难定,诸家说法不一。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