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荔枝香近/荔枝香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邦彦 |
释义 | 荔枝香近/荔枝香原文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诗词问答问:荔枝香近/荔枝香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参考注释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 李清照 《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 郭沫若 《瓶》诗之十六:“风过一片残红,把孤坟化成了花冢。” 零乱1.散乱。 2.景物纷呈貌。尽日(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测测(1).深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 毛 传:“畟畟犹测测也。” 马瑞辰 通释:“此诗畟畟训测测,以声近为义…… 胡承珙 曰:《尔雅》:深,测也;《説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皃。” (2).寒冷貌。 唐 韦应物 《再游西山》诗:“测测石泉冷,曖曖烟谷虚。” 清 黄景仁 《醉花阴·春困》词:“满院姊归花外哢,测测寒飇送。” (3).疾进貌。 唐 鲍溶 《湘妃列女操》诗:“三 湘 测测流急緑,秋夜露寒蜀帝飞。” 轻寒微寒。 南朝 梁简文帝 《与萧临川书》:“零雨送秋,轻寒迎节。江枫晓落,林叶初黄。” 明 刘基 《春晓》诗:“踈雨随风过,轻寒薄暮归。”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薄酒成孤坐,轻寒悵远离。” 香雾(1).香气。 南朝 梁 刘孝标 《送橘启》:“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 明 张月坞 《一封书·次韵送别》曲:“离亭宴未终,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雾笼,人自伤心水自东。” 茅盾 《子夜》一:“而在这香雾中, 吴老太爷 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 (2).指雾气。 唐 杜甫 《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仇兆鳌 注:“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宋 苏轼 《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诗:“凄风瑟缩经絃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香雾漫空溼,珠帘窣地横。” 黄昏(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客枕指客中使用之枕。喻指旅途中过夜。 唐 李商隐 《酬令狐郎中见寄》诗:“朝吟搘客枕,夜读漱僧瓶。” 宋 陆游 《宿枫桥》诗:“七年不到 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鐘。” 元 方回 《次韵仇仁近至日》:“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闲人幸脱抅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 明 郭奎 《客枕》诗:“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 无憀(1).处于困境,无以为生;无所依赖。《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 胤 计稍露,宦者或相泣无憀,不自安,劫幸之谋固矣。” (2).空闲而烦闷的心情,闲而郁闷。 唐 李商隐 《杂曲歌辞·杨柳枝》:“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宋 范成大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之一:“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清 纳兰性德 《御带花·重九夜》词:“便强説欢娱,总是无憀心绪。” (3).无意思;令人讨厌。 贺昌群 《元曲概论》第一章:“从前的《郊祀安世房中乐歌》都是一般无憀文人歌功颂德的作品。” 细响细小响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譬万钧之洪钟,无錚錚之细响矣。” 唐 贾岛 《送韩湘》诗:“细响吟乾苇,餘馨动远苹。” 两两(1).成双成对。《史记·天官书》:“魁下六星,两两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既通宫闈,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 宋 梅尧臣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诗:“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元 张可久 《小梁州·郊行即事》曲:“小桥流水落红香,两两鸳鸯。” (2).犹言稀稀落落。 宋 王安石 《次韵王禹玉平戎庆捷》:“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佩印累累。” 明 张五山 《驻马听·秋游莫愁湖因过陈荩卿看菊》曲:“粧点秋光,黄叶丹枫飘两两;轻摇兰桨,沙鸥汀鷺起双双。” 相依互相靠对方生存或立足 相依为命 下水(1) 放水 (2) 放入或滑入水中 船下水 (3) 比喻入伙做坏事 她用色相拉他下水 xiàshui (4) 食用的牲畜内脏 猪下水 行舟驾驶船只 行舟在长江中 朝来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片帆孤舟;一只船。 唐 李颀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片帆在 桂水 ,落日天涯时。”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之五:“片帆忽逐秋风起,聊试人间万里途。”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 钱塘 云水连。见片帆东渡,顺流如箭。”《人民日报》1981.6.15:“若不退出 虎门 ,自有千百烧船妙法,烧尔片帆不返。” 轻举(1).谓飞升,登仙。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后世必有人主,好高而慕大,以久生轻举为羡慕者。”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鸟》:“夫神仙轻举,皆假羽翼,不尔,何以倐忽而万里乎?” (2).隐遁;避世。《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王逸 注:“高翔避世,求道真也。”《后汉书·崔駰传》:“临终作赋以自悼,名曰《慰志》。其辞曰:‘悠轻举以远遁兮,託峻峗以幽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彪》:“﹝ 张彪 ﹞性高简,善草书,志在轻举。” (3).轻率行动。《韩非子·难四》:“明君不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新五代史·杂传十二·王峻》:“且陛下新即位,四方藩镇,未有威德以加之,岂宜轻举。” 清 洪昇 《桃花扇·阻奸》:“军国大事非轻举,俺纵有庙謨难説。” 萧三 《血书》诗:“明知道,打死这个王八蛋并不难,可是这时,这样轻举,我们不干。” (4).轻率举荐。《后汉书·左雄传》:“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轻举。迄于 永熹 ,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5).轻轻飘动。 前蜀 毛文锡 《应天长》词:“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採莲女。” 宋 柳永 《引驾行》词:“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明 陈子龙 《古意和舒章》之二:“团扇如明月,罗袂自轻举。” (6).谓飞扬。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乖崖剑术》:“我视君昂然飞步,神韵轻举,知必非常人,故愿加礼焉。”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迎门(1).迎候于门。语出《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 汉 郑玄 笺:“诸侯燕见天子,天子必乘车迎于门。” 唐 韩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 蔡 之妇女,迎门笑语。”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黄子常 《卖花声》词云:……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女迎门而劝,令诣嫡所。” (2).当门。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六章:“ 祝永康 站在迎门,对 陆素云 的举动,看得非常真切。” 鹦鹉(1) (2) 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的许多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的对趾足鸟,头圆,具有特别粗壮、弯曲而且有蜡膜的尖钩喙,上嘴大,常有羽冠,羽毛鲜艳多彩,能模仿人说话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礼记》 (3) 酒器名 空持暖玉擎鹦鹉。——明· 何景明《明月篇》 蜜炬蜡烛。 宋 周邦彦 《荔枝香近·歇指》词:“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鸚鵡,共翦西窗蜜炬。” 清 曹寅 《畅春苑张灯赐宴归舍恭纪》诗之四:“放仗几家笼蜜炬,缓归骑马月中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