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五方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五方帝原文礼经之重,祀典惟明。命官揶事,陟降以诚。 既升庶品,亦奉二精。 锡兹福祉,迄用丕平。 诗词问答问:五方帝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常指《仪礼》而言。《汉书·儒林传·孟喜》:“父号 孟卿 ,善为《礼》、《春秋》…… 孟卿 以《礼经》多,《春秋》烦杂,乃使 喜 从 田王孙 受《易》。”《汉书·艺文志》:“《礼古经》五十六卷,《经》七十(按当作“十七”)篇。”按,所云《礼》、《礼经》、《礼古经》,即谓《仪礼》。 清 皮锡瑞 《经学通论·三礼》:“ 汉 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 汉 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言,则曰《礼记》。 许慎 、 卢植 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篇中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名为四十九篇之记所夺,乃以十七篇之《礼经》别称《仪礼》。” 祀典(1).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国语·鲁语上》:“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非是,不在祀典。”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 宋 苏轼 《奏乞封太白山神状》:“伏见当府 郿县 太白山 ,雄镇一方,载在祀典。” (2).祭祀的仪礼。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敬躬祀典,告奠圣灵。” 唐 陈羽 《明水赋》:“神灵是享,祀典攸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元氏 在 后汉 为 常山 相治,故相与长史,得为境内之山陈请祀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须知我是受了煌煌祀典,只有諭祭是派员拈香的。” 命官受朝廷任命的官吏 陟降(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陈亮 《重华宫正谢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唐孙华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 (2).犹往来。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 (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新唐书·历志三上》:“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 庶品(1).犹众物,万物。《孔子家语·五仪解》:“所谓圣者,德合於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至於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 (2).指众多祭品。《宋史·乐志八》:“庶品丰洁,令仪雍肃。” 明 沉鲸 《双珠记·术士玄谋》:“扫门庭,可敬崇,祇备清羞庶品,洁诚修供。” (3).众官,百官。品,品官。《后汉书·皇甫规传》:“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诫累至,殆以姦臣权重之所致也。” 南朝 梁 陆倕 《拜吏部郎表》:“銓衡庶品,歷选宾僚。” 二精(1).指玉、帛。《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 韦昭 注:“二精,玉、帛也。” (2).指精子与卵子。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受形》:“男女之合,二精交畅。” 福祉幸福、利益 丕平太平。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佇观来效,共致丕平。” 宋 陆游 《会庆节贺表》:“有王者兴,爰启丕平之运。”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昔君文武至付畀四方》:“减薄税敛,使天下都富足,无有穷困,这是丕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