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南歌子词三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裴諴 |
释义 | 南歌子词三首原文不是厨中丳,争知炙里心。井边银钏落,展转恨还深。 不信长相忆,抬头问取天。 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 簳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 诗词问答问:南歌子词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裴諴 全唐诗:卷563-30 参考注释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争知(1).比较知识。《荀子·尧问》:“﹝君子﹞知如士,不与士争知。” (2).犹怎知。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兄弟你心中烦恼我争知?”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六:“不是鴈声天畔过,争知今日是重阳?” 展转(1) 翻身貌。多形容卧不安席 (2)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环节的地方 展转四明天台。——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不信(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长相相貌;容貌 抬头(1) 旧时书信、公文等行文中遇到对方的名称时,为表示尊敬而另起一行 (2) 发票、收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问取问,询问。取,助词,无义。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 山公 醉不醉,问取 葛疆 知。”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鸝。” 清 纳兰性德 《洞仙歌·咏黄葵》词:“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 红烛①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寿星像前,点着一对红烛|洞房内,红烛高烧。 ②诗集。闻一多作。1923年出版。初版本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构思精巧,想像奇新,语言形象生动。情知深知;明知。 唐 骆宾王 《 * 代郭氏答卢照邻》诗:“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復下山能借问,更向 卢 家字 莫愁 。” 宋 辛弃疾 《鹧鸪天》词:“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见有个通房后厕所的小门,情知是从这小门里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倾杯乐》词:“情知道,世人难使皓月长圜,彩云镇聚。” 自由(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细丝古称纹银。《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时光迅速,不觉一年有餘。日大日小,只拣足色细丝,或积三分,或积二分,再少也积下一分。” 结网亦作“ 结罔 ”。织网。《汉书·扬雄传上》:“ 雄 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桑蚕作茧自缠裹,珠蝥结网工遮逻。”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蜘蛛在屋角结网了,它有着多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呵!” 争奈怎奈;无奈。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袄轻?” 宋 张先 《百媚娘》词:“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争奈玉人不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争奈他自己不争气,终日在公馆里,同那些底下人鬼混。”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