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浣溪沙 春闺送别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吴存 |
释义 | 浣溪沙 春闺送别原文花满离筵酒满瓶。摘花未语泪先零。 杯行教醉莫教醒。 今夜酴*连理枕,明朝柳絮短长亭。 一般杜宇两般听。 诗词问答问:浣溪沙 春闺送别的作者是谁?答:吴存 参考注释离筵(1).饯别的宴席。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文之任》诗:“客间头最白,惆悵此离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离筵已散,再留恋应无计。” 刘国钧 《饯春词》:“离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青转自嗟。” (2). 唐 代新进士在 曲江 举行的宴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宴名》:“大相识……关醼(此最大宴,亦谓之离筵)。”参见“ 离会 ”。 先零(1).早凋。《楚辞·远游》:“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 洪兴祖 补注:“零,落也。”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邦换壤别,爰用丧生,处彼不彫,在此先零。”《晋书·顾悦之传》:“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 (2). 汉 代 羌 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 甘肃 、 青海 的 湟水 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行教进行教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奴在此行教已久,那个王侯府中不唤奴是棋师?寻遍一国没有奴的对手,眼见得手下收着许多徒弟哩。” 莫教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连理(1)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 东平陆上言木连理。——《后汉书·安帝纪》 (2) 比喻恩爱夫妻 结为连理 连理枝: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明朝〈方〉∶明天 柳絮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短长亭短亭和长亭的并称。 宋 苏轼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梦寻西南路,默数短长亭。” 清 蒋春霖 《南乡子》词:“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参见“ 短亭 ”。 一般(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杜宇杜鹃鸟的别名 两般两样;不同。 唐 方干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诗:“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宋 苏轼 《次周焘韵》:“道眼转丹青,常於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