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芟树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芟树原文园中植众木,丛生各向荣。 成阴蔽庭轩,弄影交枝茎。 槚棘苟不分,珷玞终混琼。 当此陨萚时,本质一以呈。 繁柯纷杂揉,芟削令其清。 良材被隐遮,去之不留停。 稍稍施人力,便觉助山灵。 绿梅三冬姿,青松百尺亭。 譬彼稂莠除,嘉禾乃勃生。 旁人为我言,其言似可听。 物物具生意,枝枝含勾萌。 一朝别去取,厚薄殊失平。 我闻初诺之,细思吁可惊。 若存姑息心,未达此中情。 诗词问答问:芟树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 参考注释丛生(1) 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 荆棘丛生的荒原 (2) 同类的事物同时出现 百病丛生 向荣滋长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阴蔽犹隐蔽。《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 韦昭 注:“后动者太舒静,为阴蔽也。先动者太显露,为阳察也。”《淮南子·道应训》:“石上不生五穀,秃山不游麋鹿,无所阴蔽也。” 庭轩庭院中的小室。 宋 张先 《青门引》词:“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迭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 宋 张先 《天仙子》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茅盾 《子夜》十九:“惨黄的太阳在窗前弄影。” 不分(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 (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绛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 (2).不分别,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艳》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狠抓,那样难免会出问题的。” 珷玞似玉的美石。《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大兴殿舍,功作万计, 徂来 之松,刊山穷谷,怪石珷玞,浮于 河 淮 。” 唐 窦臮 《述书赋》:“ 纂 焕 嗣圣,体多拘捡,如彼珷玞,乱其琬琰。”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真玉既出,焉用珷玞,皎月当空,何劳爝火。” 蔡有守 《师子林》诗:“世之 耳 餘 辈,珷玞混球琳。” 陨萚谓草木凋落。《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蘀。” 毛 传:“陨,坠;蘀,落。” 孔颖达 疏:“十月木叶皆陨落也。” 本质(1) 事物中常在的不变的形体 (2) 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质优秀 (3) 哲学名词。某类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质 本质差别 非本质方面 繁柯繁密的树枝。 汉 应瑒 《竦迷迭赋》:“烛白日之炎阴,承翠碧之繁柯。” 唐 刘蜕 《吊屈原辞·哀湘竹》:“繁柯重乎 舜 祠兮,瘦影叠乎 湘水 。” 杂揉杂糅。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詔曰:顷选举失所,多非其人,儒法杂揉,学道寖微。” 宋 叶适 《觉斋记》:“士以利害得丧为準的,杂揉其思虑,纷汩其聪明,以求参乎人情违顺之间。”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诗者,讽刺詼怪,连犿杂揉,旁寄高吟,未可为典正。” 冰心 《寄小读者》二九:“我心中杂揉着怅惘与欢悦,带着这信走上山巅去。” 芟削删除。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一》:“盖以 曄 所撰太繁,故芟削之。”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檐曝杂记》:“殆茅檐曝背,随手拉杂书之,授梓时不加芟削,读者取瑜略瑕可也。” 良材(1) 好木材 (2) 有用的人才 留停停留;停止。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盃行无留停,高柱送清唱。”《红色歌谣·竹片歌》:“努力扩大铁红军,全体动员莫留停。” 稍稍(1) 稍微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点 稍稍地侧着头。——《樱花赞》 (2) 逐渐;渐渐 稍稍蚕食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施人施恩于人。 汉 崔瑗 《座右铭》:“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廉於殖财,施人不倦。”亦指布施的人。 宋 徐照 《送奭上人化缘》诗:“阁盛灵佛像,碑载施人名。” 山灵(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梅三宋 梅尧臣 的别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 梅三 、 马五 、 蔡大 , 皇祐 壬辰中春,寒食前一日,会饮於 普照院 。 仲涂 和墨, 圣俞 按纸, 君謨 挥翰。” 青松青翠的松树 百尺(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稂莠(1) 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 (2) 比喻害群之人 嘉禾(1).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典出《书·微子之命》:“ 唐叔 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 唐叔 ,归 周公 于东,作《归禾》。 周公 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 孔 传:“ 唐叔 , 成王 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 周公 之德所致。” 孔颖达 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 汉 王充 《论衡·讲瑞》:“嘉禾生於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傅董公行状》:“职事脩,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乌来巢,嘉瓜同蔕联实。”《清史稿·礼志二》:“ 雍正 二年,耤田产嘉禾,一茎三四穗,越二年,乃至九穗。” 续范亭 《南泥湾今昔》诗:“黍麻麦穀新插稻,青菜洋芋杂嘉禾。” (2).勋章的一种。 民国 初所定,中镂嘉禾,分九等,后废止。 李大钊 《大哀篇》:“共和后,又有所谓建国之勋者矣。其今日一榜,明日一榜,得勋位、嘉禾、上将、中将者,要以武人为多,而尤以都督为横,以其坐拥重兵,有恃无恐,上可以抗中央,下可以脇人民。” 旁人(1) 称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边的人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可听(1).可以听从。《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太祖 ﹞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 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 荀彧 、司隶校尉 钟繇 亦以为可听。” (2).好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唱崑曲,音节殊可听。” 物物各种东西,各种事物 物物各自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与物物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生意(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勾萌(1).句萌。草木的嫩芽。《隋书·音乐志下》:“勾萌既申,芟柞伊始。” 宋 苏轼 《与周文之书》之一:“ 岭南 无大寒甚暑,秋冬之交,勾萌盗发,春夏之际,柯叶潜改。四时之运,默化而人不知。”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勾萌絶朕,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 (2).句萌。草木发芽生长。 宋 梅尧臣 《冬至感怀》诗:“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渐勾萌。” 一朝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去取舍弃或保留;取舍 决定去取 厚薄厚与薄的程度 这块褥子厚薄不均 姑息(1) 苟且求安,无原则地宽恕别人 姑息养奸 (2) 迁就,纵容,不加限制,出于照顾或好心肠而迁就或容忍 不姑息儿子 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中情隐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楚辞·离骚》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