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寄兴国福圣二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邓肃 |
释义 | 寄兴国福圣二老原文我本穷山采薇蕨,偶上丹霄骑日月。云端不着痴仙人,天公虽笑雷公斥。 今我在陈粮殆绝,不梦杏浆浇细肋。 詹成炊饭似抟沙,牛革荐甘真嚼铁。 惭愧忘形二禅客,倒屣相迎作禅悦。 竹萌瀹水莹琼瑶,土芝借糟凝琥珀。 余不供僧僧供余,是事颠倒古所无。 要知人我两无有,此饱便当均太虚。 昨日龙兴飞尺书,挽我登山有篮舆。 试问二师肯俱否,一饱还君欲借渠。 诗词问答问:寄兴国福圣二老的作者是谁?答:邓肃 参考注释穷山(1).深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荒山。参见“ 穷山恶水 ”。 采薇殷 末,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 叔齐 ,反对 周武王 伐 纣 ,曾叩马而谏。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 ,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神农 、 虞 、 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 。”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 唐 王维 《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 宋 王禹偁 《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 ,不见採薇之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 (1).《诗·小雅》篇名。《〈诗〉序》:“ 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 清 姚鼐 《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 (2).《史记·伯夷列传》载, 周武王 灭 殷 之后,“ 伯夷 、 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唐 杜甫 《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 (3).指亡国。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 丹霄(1).谓绚丽的天空。 汉 贾谊 诗:“青青云寒,上拂丹霄。” 晋 庾阐 《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 唐 李白 《门有车马客行》诗:“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康有为 《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 (2).帝王居处;朝廷;京都。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蒙召》:“文章事业,风流才调,咫尺丹霄。” (3).犹上苍。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折:“我与你,乍见先已情投,一言便自机合,白首为期,丹霄可鉴。”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云端云上,云中 飞机从云端飞来 不着不显扬。《孟子·滕文公下》:“ 杨 、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 (1).不执着,无挂碍。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上善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 宋 梅尧臣 《寄隐静山怀贤长老》诗:“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峯云。” (2).不用,无须。 唐 王建 《三台》词:“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鸞扇遮。” 仙人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天公(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笑雷《易·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 孔颖达 疏:“虩虩,恐惧之貌也;哑哑,笑语之声也。震之为用,天之威怒,所以肃整怠慢,故迅雷风烈,君子为之变容。施之於人事,则是威严之教行於天下也。”又《说卦》:“震为雷。”后因以谓笑语而施威严之教,如震雷之肃整怠慢。 唐 韩偓 《赠吴颠尊师》诗:“笑雷冬蛰震,巖电夜珠明。” 陈粮久存的粮食,隔年的粮食。 段荃法 《凌红蝶》:“两家都是富裕中农……家里藏着陈粮,还故意瞎嚷嚷。” 杏浆即杏酒。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蒸豚诗》:“僧自言能为诗,公( 王中令 )令赋《蒸豚诗》,操笔立成,云:‘觜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参见“ 杏酒 ”。 炊饭煮饭。 汉 王充 《论衡·知实》:“ 颜渊 炊饭,尘落甑中。”《晋书·卫瓘传》:“ 瓘 家人炊饭,堕地尽化为螺,岁餘而及祸。” 宋 徐积 《宿山馆》诗之三:“执爨正燃炊饭火,乞飡恰值寄眠僧。” 抟沙(1).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 宋 苏轼 《二公再和亦再答之》:“亲友如摶沙,放手还復散。”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订盟闻难》:“暂时聚首似摶沙,好事多磨莫浪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沪渎唱和诗序》:“时霜蟹初肥,因招集行馆中,饮酒赋诗。乃不数日即为摶沙之散。” (2).比喻团结人民。 清 秋瑾 《感怀》诗:“摶沙有愿兴亡 楚 , 博浪 无椎击暴 秦 。” 牛革去毛加工过的牛皮。《易·革》“巩用黄牛之革” 唐 孔颖达 疏:“牛革,牛皮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法以牛革为矢服,卧则以为枕。” 惭愧(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忘形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禅客(1).佛教语。禅家寺院,预择辩才,应白衣请说法时,使与说法者相为答问,谓之禅客。亦用以泛称参禅之僧。 唐 刘长卿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诗:“禪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 宋 苏轼 《初发嘉州》诗:“野市有禪客,钓臺寻暮烟。”《水浒传》第四回:“长老一面叫职事僧人留住众禪客,再回禪堂,自去坐禪。” (2).栀子的别称。见 元 程棨 《三柳轩杂识》。 倒屣相迎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禅悦佛教语。谓入于禅定,使心神怡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虽服寳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復饮食,而以禪悦为味。”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资禪悦。” 宋 黄庭坚 《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诗:“禪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旧业堂文钞>序》:“至被诬废弃之后,其能放情山水,逃心禪悦者,已为越絶流俗。” 竹萌笋的别称。《尔雅·释草》:“笋,竹萌。” 邢昺 疏:“凡草木初生谓之萌,笋则竹之初生者。” 宋 苏轼 《送笋芍药与公择》诗之一:“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宋 黄庭坚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诗:“竹萌粉饵相发挥,芥薑作辛和味宜。”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三》:“竹萌能破坚土,不旬日而等身。” 琼瑶(1) 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足步琼瑶意不迷。——《西游记》 (2) 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诗文、书信等 琼瑶满匣 (3) 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冷气嗖嗖,却已琼瑶密布,飘下一天雪来。——《镜花缘》 土芝(1).瓜的别名。《艺文类聚》卷八七引 晋 嵇含 《瓜赋》:“世云三芝,瓜处一焉……甘瓜普植,用荐神祇,其名既赡,其味亦奇,是谓土芝。” 杜甫 《园人送瓜》诗之二“浮沉乱水玉,爱惜如芝草” 清 仇兆鳌 注:“《广雅》:‘土芝,瓜也。’” (2).芋头的别名。 宋 林洪 《山家清洪·土芝丹》:“芋之大者名土芝。” 宋 陈叔方 《颍川语小》卷下:“《本草》中……芋曰土芝。” 元 王祯 《农书》卷八:“芋,一名土芝。”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五八:“芋苗:《本草》一名土芝,俗呼芋头。生田野中,今处处有之,人家多栽种。” 琥珀一种很硬的、由微黄到微褐色半透明的树脂化石,产于冲积土、褐煤层或某些海滨,容易抛光,主要用于装饰品(如串珠及烟嘴),可作中药 饰琥珀于虹栋。——唐· 李朝威《柳毅传》 供僧将财物等施舍给僧人。 宋 苏辙 《将游金山寄元长老》诗:“麤砂施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 东朗 往 花山 求见 月律 师懺悔,师为礼水懺,且令以三十金供僧。” 僧供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是事事事;凡事。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唐 修睦 《秋日闲居》诗:“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閒。” 宋 柳永 《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緑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颠倒(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要知书简套语。鉴察、察知。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 范公 人之云亡,天下叹息。昨其家以铭见责。虽在哀苦,义所难辞,然极难为文也。伏恐要知。” 人我(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无有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便当可随身携带的盒饭干粮 两个女儿都已上中学,每天自己准备自己的便当 太虚(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昨日昨天 龙兴(1).龙飞腾上天。 汉 王充 《论衡·龙虚》:“虎啸谷风至,龙兴景云起。” (2).夭矫貌。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当其伐之於石而敷之於纸,常者鼎立,怪者龙兴,高者佶然以生,而下者鱼然以适。” (3).喻王者兴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四海辐裂之秋,成万代龙兴之业。”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 日本 跟 俄罗斯 在 中国 的土地上打仗,这还是什么‘本朝龙兴之地’呐,而 中国 居然能够宣布什么局外中立,这不是‘局外’得很奇怪吗?” (4). 汉 宫殿名。《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朱鸟 , 龙兴 、 含章 ,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戏以煇煌。” 李善 注:“ 龙兴 、 含章 ,皆殿名也。” 尺书(1).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秦 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 李善 注引 刘向 《新序》:“府库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简书。” (2).指书信。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 悦兮忘罪除, 吴王 欢兮飞尺书。” 唐 刘沧 《留别崔澣秀才昆仲》诗:“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岁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书归。”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棠》诗之二:“半偈偶题 苏玉局 ,尺书烦寄 谢公墩 。” (3).指诏书。《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僧令法师墓志铭>》:“见重 高帝 ,尺书屡发。”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林子山诗》:“轻薄子犹诵其出山诗云:‘尺书中夜至,清晓即扬鞭。’” 明 宋濂 《渊颖先生传》:“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师,使某持尺书諭之足矣。” 登山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晋书·孝友传·孙晷》:“ 富春 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 晷 躬自扶持。”《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 清 方文 《赠孙子穀》诗:“蹇予脚疾愁归路,直遣篮舆送到家。” 试问(1).试着提出问题。试探性地问。《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 :‘君何如许?’”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 左 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诗:“白苹秋色里,试问採莲津。” (2).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 宋 苏轼 《又和刘景文韵》:“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试问当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轻薄之子厠於其间乎?” 许地山 《危巢坠简》:“试问亘古以来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问。《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未几辞去, 嶠 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 嶠 叹曰:‘子且名家!’”《宋史·选举志三》:“诸正名学生有试问《景祐新书》者,诸判局闕而合差,诸秤漏官五年而转资者,无不属於祕书。”《元史·选举志一》:“以《通鑑节要》用 蒙古 语言译写教之,俟生员习学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 二师(1).指左师、右师。 春秋 宋 乡里之官。《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 杜预 注:“二师,左、右师也。” 王应麟 《小学绀珠·职官·二师》“ 宋 右师、左师”引《 * 通》:“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 (2).左右翼军队。《国语·吴语》:“ 越王 乃分其师为左右军…… 吴 师闻之,大骇,曰:‘ 越 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 (3).指 殷 少师 比干 和父师 箕子 。《书·微子》“ 殷 既错天命, 微子 作誥,父师、少师” 孔 传:“告二师而去 紂 。” 孔颖达 疏:“告父师 箕子 ,少师 比干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