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秋山极天净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朱延龄 |
释义 | 秋山极天净原文雨洗高秋净,天临大野闲。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 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 绿萝霜后翠,红叶雨来殷。 散彩辉吴甸,分形压楚关。 欲寻霄汉路,延首愿登攀。 诗词问答问:秋山极天净的作者是谁?答:朱延龄 朱延龄秋山极天净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779-38 参考注释高秋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天临上天照临下土。喻天子之治。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大野(1).广大的原野、田野。 唐 李邕 《石赋》:“植杖大野,周目层巖。”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看敌人随着枪声仆地,像七月的高粱倒在大野里。” (2).古泽名。又名 巨野 、 鉅野 。在今 山东省 巨野县 、 嘉祥县 一带。《书·禹贡》:“ 大野 既猪, 东原 底平。” 孔 传:“ 大野 ,泽名。” 孔颖达 疏:“《地理志》云: 大野泽 在 山阳 鉅野县 北。鉅即大也。” (3).复姓。 北魏 有 大野拔 ,为 南青州 刺史。见《魏书·静帝纪》。 北周 阎庆 赐姓 大野 氏。见《周书·阎庆传》。 葱茏亦作“葱蘢”。1.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晋 郭璞 《江赋》:“涯灌芊萰,潜薈葱蘢。” 唐 柳宗元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诗之一:“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蘢。” 金 史肃 《北潭》诗:“竹阴松影玉葱蘢,十里平堤一径通。”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银雁》:“山故幽僻,树木葱蘢。”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一:“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淼的 东湖 。” (2).引申为繁密貌。 唐 温庭筠 《汉皇迎春词》:“猎猎东风展燄旗,画神金甲葱蘢网。” (3).浓;浓厚。 沙汀 《闯关》十三:“他忽然看定 左嘉 ,脸上掠过一丝笑意,‘同志,’他的笑意显得更葱茏了,‘强迫通过不一定会碰响呢。’” 沙汀 《困兽记》三:“‘怎么样,我们的戏究竟好久演啦?’他兴会葱茏的问。” (4).旺盛。 郭沫若 《蒲剑集·庄子与鲁迅》:“他的寓言多是由他那葱茏的想象力所构造出来的。” (5).美好。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我﹞生活虽然受着限制,希望是非常葱茏的。”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这幻想是多么地葱茏。” (6).犹朦胧。 唐 元稹 《会真诗》:“遥天初縹緲,低树渐葱蘢。” 宋 范成大 《浣溪沙》词:“催下珠帘护綺丛,花枝红裹烛枝红,烛光花影夜葱蘢。” 明 唐寅 《题自画山水诗》之七:“乱山杂雾晓葱蘢,遥见悬鱼是梵宫。” 万象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缭绕(1) 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 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层山重迭的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下望层山,盛若蚁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有大溪汪然,自西峡层山中出,东注而去。” 日落太阳西沉 红叶(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唐 杜牧 《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 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陈毅 《题西山红叶》诗:“ 西山 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2). 唐 代有“红叶题诗”的佳话,后因以“红叶”为传情的媒介。 宋 晏几道 《虞美人》词:“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庆缘》:“一段姻缘天上来,何须红叶良媒。”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词:“碧玉寒门产 丽华 。误随红叶去,到天涯。” (3).借指媒人。 沉从文 《三三》:“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说:‘少爷欢喜,要总爷做红叶,可以去说亲。’”参见“ 红叶题诗 ”。 分形(1).谓呈现各种形态。《文选·张衡<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 薛综 注:“易貌分形,变化异也。”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睞分形。”《花月痕》第七回:“羌託迹之靡常,遂分形而各寄。” (2).分离。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六:“双剑将别离,先在匣中鸣,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唐 韩愈 《答张彻》诗:“首叙始识面,次言后分形。” 楚关楚国 关塞。泛指 楚 境。 南朝 宋 鲍照 《<凌烟楼铭>序》:“东临 吴 甸,西眺 楚 关。奔 江 永写,鳞岭相葺。” 唐 孟浩然 《早春润州送从弟还乡》诗:“兄弟游 吴国 ,庭闈恋 楚 关。”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十:“帝宠贤王入 楚 关,扫清 江 汉 始应还。” 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比喻朝庭 气凌霄汉 延首(1).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孰云 仲宣 ,不闻其声。延首叹息,雨泣交颈。”《周书·贺拔胜传》:“ 怀 朔 被围,旦夕沦陷,士女延首,企望官军。” 唐 刘长卿 《寄东海荀处士》诗:“时復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2).形容惶悚恐惧的样子。《北史·魏孝武帝纪》:“﹝ 高欢 ﹞使 斛斯椿 奉劝进表。 椿 入帷门,罄折延首而不敢前。” 登攀攀登,努力向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