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石林精舍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石林精舍原文林自木之丛,石乃山之骨。 茈虒与砐硪,相资态互勃。 精舍置其间,朴斲逾十笏。 寻径探其秘,养静兴无竭。 然匪予所宜,无逸守无悖。 诗词问答问:石林精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四 参考注释茈虒不齐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柴池茈虒,旋环后宫。”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柴池,参差也。茈虒,不齐也。” 砐硪高大貌。《文选·郭璞<江赋>》:“ 阳侯 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廻。” 张铣 注:“砐硪,高大貌,言波高大如岸起也。” 清 钱谦益 《题<将相谈兵图>为范司马蔡将军作》诗:“庙廊谁子紆筹策,图画有人殊砐硪。” 潘飞声 《牛房洞至大冬岭》诗:“ 牛房 更砐硪,积铁自太古。” 相资(1).相互凭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宋 张载 《正蒙·太和》:“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 明 方孝孺 《绿畴轩记》:“上下相资,恩意交浹。” (2).相互资助。《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然勉为吾合二国之懽,通商贾、易有无以相资,亦所以报我也!” 精舍(1) 讲学的处所;收斋 (2)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其间(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朴斲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斵,惟其涂丹雘。” 孔 传:“为政之术,如梓人治材为器,已劳力朴治斵削,惟其当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贯休 《上裴大夫》诗之二:“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宋 叶适 《孙祖佑解元世友堂》诗:“朴斵吁已勤,礱密审所宜。” 削治;治理。《文选·张华<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斲,终负素质。” 李周翰 注:“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饰之,虽劳於理削,终不成器也。”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朴斲初成,因夫美名。两足山立,双钩月生。” 宋 叶适 《代宋彦远青词》:“从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节,况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时。”参见“ 朴斲 ”。 养静在宁静环境中修养身心。 唐 白居易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诗:“ 陕州 司马去何如?养静资贫两有餘。” 宋 赵师秀 《柳下书斋》诗:“养静抛书册,销閒倚杖藜。”《红楼梦》第一二○回:“ 贾珍 便回説:‘ 櫳翠庵 圈在园内,给四妹妹养静。’” 所宜适宜;妥当。《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久处散地,实非所宜。” 无逸(1).不贪图安乐。《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章炳麟 《訄书·原变》:“以是为忧,故‘无逸’之説兴,而‘合羣明分’之义立矣。” (2).《书》的篇名。《书·无逸序》:“ 周公 作《无逸》。” 孔 传:“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 明 李东阳 《元日早朝》诗:“拟将《无逸》陈 周 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至於《无逸》开奏议之先,《金縢》啟哀册之体。” 无悖没有背谬之行。 汉 王粲 《荆州文学官志记》:“官不失守,民听无悖,然后太阶平焉。” 唐 韩愈 《好恶箴》:“无善而好,不观其道;无悖而恶,不详其故。” 宋 曾巩 《代皇帝劝学诏》:“自今有敦行谊,谨名节,肃政教,出入无悖,明於经术者,有司其以次升之。”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