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十二兄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晃冲之 |
释义 | 和十二兄五首原文先生翰墨英,挥洒每被酒。气陵苍柱穹,势压刊轴厚。 俊拔今固无,妙绝古未有。 惊鸾忽矫翼,奔马时骧首。 高步褚薛流,下视钟王友。 好事随取之,所至具名酎。 简疏秦隶奇,谲怪夏篆醜。 么麽张芝草,妩媚元和柳。 载观碑籍存,尚恐金石朽。 未知太极成,有请於公不。 诗词问答问:和十二兄五首的作者是谁?答:晃冲之 参考注释先生(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翰墨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挥洒(1) 洒 (2) 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挥毫洒墨 长哦挥洒,以为真乐。——《宣和书谱》 挥洒自如 随意挥洒 被酒为酒所醉。犹中酒。《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张守节 正义:“被,加也。”《后汉书·刘宽传》:“ 宽 尝於坐被酒睡伏。” 李贤 注:“为酒所加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江陵震主》:“至后大婚,圣龄已长,偶被酒,令小阉唱以侑之。” 章士钊 《赵伯先事略》:“又激於意气,跅弛不羈,被酒大言,无所避就。”参见“ 中2酒 ”。 俊拔卓异出众。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俊拔为之主,暮年思转极。”《宋史·陈宜中传》:“少甚贫,而性特俊拔。” 清 顾炎武 《赠顾推官咸正》诗:“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妙绝(1) 美妙极了 (2) 精妙绝伦 未有没有 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 未有以应。 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惊鸾形容舞姿轻盈美妙。 清 纪昀 《游览》诗之十七:“桃花马上舞惊鸞, 赵 女身轻万目看。” 矫翼(1).展翅。 晋 陆云 《登台赋》:“万禽委虵於潜室兮,惊风矫翼而来翔。”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河畔草木黄,胡雁已矫翼。” 唐 杜牧 《别鹤》诗:“矫翼知何处,天涯不可穷。” 宋 梅尧臣 《矮石榴树子赋》:“雀媿卑栖而不肯集兮,故啾唧以矫翼。” (2).比喻施展才能。《文选·扬雄<解嘲>》:“﹝国﹞得士者富,失士者贫。矫翼厉翮,恣意所存。” 李周翰 注:“言人择君而事之,如鸟举翼振翮而恣意高飞。”《晋书·顾荣纪瞻等传赞》:“﹝ 荣 等﹞逢时遇主,搏风矫翼。”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始含香於 建礼 ,仍矫翼於 崇贤 。” 奔马跑得很快的马 骧首(1).抬头。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蛟龙驤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 唐 杜甫 《赠别贺兰銛》诗:“老驥倦驤首,苍鹰愁易驯。”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下河舟中杂诗》:“海城童叟齐驤首,信有天边小聚星。” (2).比喻意气轩昂。 唐 钱起 《送孙十尉温县》诗:“云衢有志终驤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高步(1).阔步,大步。 晋 左思 《咏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许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筑夫》诗:“琴书敦宿好,高步蹈 颜 曾 。” (2).犹高蹈。指隐居。 唐 刘长卿 《颍川留别司仓李万》诗:“想君畴昔高步时,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隽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莱 。” (3).超群出众。 唐 颜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联句》:“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间,以方严见惮。”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 成化 以还,诗道旁落, 唐 人风致,几於尽隳。独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严整,高步一时,兴起 李 何 ,厥功甚伟。” 褚薛初 唐 书法家 褚遂良 、 薛稷 的并称。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学并 卢 王 敏,书偕 褚 薛 能。” 下视(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钟王三国 魏 书法家 钟繇 和 晋 书法家 王羲之 的并称。《晋书·王羲之传论》:“ 伯英 临池之妙,无復餘踪; 师宜 悬帐之奇,罕有遗跡。逮乎 钟 王 以降,略可言焉。”《周书·赵文深传》:“ 文深 雅有 钟 王 之则,笔势可观。” 唐 皎然 《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 * 狂,风云阵发愁 钟 王 。” 宋 欧阳修 《试笔·李邕书》:“因见 邕 书,追求 钟 王 以来字法,皆可以通。” 清 吴伟业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 董 巨 ,名家毫素重 钟 王 。” 好事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所至(1).所致,使其然。《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 (2).结局。 宋 岳珂 《桯史·杨艮议命》:“时 韩平原 得君,权震天下, 梦与 因扣以所至, 艮 屏人愀然曰:‘是不能令终。’” 具名在文件、文本上签署姓名 由双方共同具名 简疏疏略,不谨慎。《新唐书·张嘉贞传》:“性简疏,与人不疑,内旷如也,或时以此失。” 秦隶秦 代隶书。又称佐书。 秦始皇 时 下杜 人 程邈 作。对今隶而言,故又称古隶。《北史·江式传》:“时有六书……四曰佐书, 秦 隶书也。” 宋 晁冲之 《和十二兄》:“简疎 秦 隶奇,譎怪 夏 篆丑。” 谲怪(1).奇异怪诞。《易·睽》“睽孤” 三国 魏 王弼 注:“至睽将合,至殊将通,恢诡譎怪,道将为一。”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故 韩子 曰:狗马难,鬼神易,狗马乃凡俗所见,鬼神乃譎怪之状。斯言得之。”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四章第四节:“ 刘勰 在《辨骚》一文里,说 屈原 诸作,有诡异、谲怪、狷狭、荒淫四事异于经典,不知道这正是 屈原 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 (2).诡诈。《新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资苛刻,又劫于利,专剥下附上,肆骋譎怪。”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书》:“ 扬子云 闪缩譎怪,欲説不説,不説又説,此最下者,其心术亦略可知。” 夏篆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为饰的车。《周礼·春官·巾车》:“孤乘夏篆,卿乘夏縵,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宋史·舆服志二》:“夏篆者,篆其车而采画之也。夏縵则五彩画之而不篆。” 芝草灵芝。菌属。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 晋 左思 《魏都赋》:“德连木理,仁挺芝草。”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凤皇芝草,贤愚皆以为美瑞。” 清 吴伟业 《西田诗》之四:“愿以求长生,芝草堪采食。” 妩媚姿态美好可爱 妩媚忏弱 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 元和十年。——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太极(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易·繫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籤》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有请主人让客时惯用的客套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