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周邦彦 |
释义 |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原文双阙笼嘉气,寒威日晚,岁华将暮。小院闲庭,对寒梅照雪,淡烟凝素。 忍当迅景,动无限、伤春情绪。 犹赖是、上苑风光渐好,芳容将煦。 草荚兰芽渐吐。 且寻芳、更休思虑。 这浮世、甚驱驰利禄,奔竞尘土。 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 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诗词问答问: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的作者是谁?答:周邦彦 参考注释双阙(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嘉气瑞气。《宋史·乐志七》:“嘉气四塞,丹诚上腾。”《宋史·乐志十》:“祥光奕奕,嘉气懞懞。” 寒威严寒的威力。 唐 方干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诗:“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宋 梅尧臣 《雪中通判家饮回》诗:“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鲁迅 《野草·风筝》:“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日晚犹傍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 庾信 《春赋》:“三日 曲水 向 河 津,日晚 河 边多解神。” 唐 李白 《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水浒传》第三七回:“你那里去来?和甚人廝打?日晚了,拖枪拽棒?” 岁华(1).时光,年华。 南朝 梁 沉约 《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梅尧臣 《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 (2).犹岁时。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 唐 白居易 《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 宋 范成大 《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 岁时 ”。 (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宋 王安石 《绝句》之六:“不是春风巧,何缘有岁华。” 小院小庭院;小院落。 宋 程垓 《芭蕉雨》词:“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这时 二秃子 和 长青 老伴已走进了小院。” 闲庭安静的庭院 胜似闲庭信步 寒梅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 张谓 《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天将奇艳与寒梅。乍惊繁杏腊前开。” 明 何景明 《二月见梅》诗:“二月寒梅开满枝,素心寧与艷阳期!” 柯灵 《香雪梅·序一》:“初来时霜菊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经着花。” 照雪(1).谓辉耀如雪光。 唐 李白 《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移军 广陵 ,恭揖后命,组练照雪,楼船乘风。” (2).映着雪光读书。语本 晋 孙康 映雪读书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篤。”参见“ 萤雪 ”。 淡烟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迅景(1).疾行的太阳。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长风吹北陇,迅景急东瀛。” (2).指光阴。时光易逝,故称。 宋 吴潜 《青玉案》词:“迅景流光容易度,鷺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无限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伤春(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 客独伤春。” 唐 朱绛 《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 声子 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顺天时也。” 情绪(1) 情丝, * 的情意 情绪留连 (2) 泛指感情 富于情绪 (3) 心情;心境 醒来时情绪极坏 (4) 情况;端绪 未知情绪 (5) 劲头 学习的情绪很好 (6) 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闹情绪 赖是亏得,幸好。 宋 毛滂 《虞美人》词:“二分春去知处,赖是无风雨。” 宋 范成大 《正月九日雪霰后大雨》诗:“夜霰三更碎瓦,昼冥一阵翻盆。赖是梅花已过,不然皴玉谁温?” 上苑皇家的园林。 南朝 梁 徐君倩 《落日看还》诗:“妖姬竞早春,上苑逐名辰。”《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 江 南,将蒔上苑。”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之一:“离宫别馆树森森,秋色荒寒上苑深。” 吴梅 《风洞山·庆祝》:“欢庆,花发西宫,鶯啼上苑,官家几度好风景。” 风光(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芳容美好的容颜、仪态。 宋 柳永 《玉蝴蝶》词:“选得芳容端丽,冠絶 吴 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生客边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清 李渔 《比目鱼·定优》:“若要睹芳容,领君看。” 草荚瑞草。又名蓂荚、历荚。传说古人曾用以计历。《竹书纪年》卷上:“﹝ 尧 时﹞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草荚兰芽渐吐。且寻芳、更休思虑。” 兰芽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金 元好问 《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好箇通家女兄弟,海棠红点紫兰芽。” 清 全祖望 《庆历五先生书院记》:“再世兰芽,陔南弗替。”参见“ 芝兰玉树 ”。 寻芳(1).游赏美景。 唐 姚合 《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 朱熹 《春日》诗:“胜日寻芳 泗水 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喻狎妓。《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独自玩赏了一回,鸟声聒碎,花影横披,遂起了访友念头,寻芳兴致。” 更休轮番休耕;轮番休息。 宋 苏轼 《杂说》:“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 宋 陈亮 《酌古论四·李靖》:“节制之兵:其法繁,其行密;隅落鉤连,曲折相对;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前者鬭,后者息力;后者进,前者更休。”《金史·宣宗纪中》:“壬午,遣近侍四人巡视筑城丁夫,时其饮食,听其更休。” 思虑(1) 思索考虑 思虑周详 (2) 仔细考虑 浮世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驱驰(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利禄(1).财利荣禄。《礼记·坊记》:“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 * 不偝。” 孔颖达 疏:“谓财利荣禄之事。” 宋 柳永 《凤归云》词:“蝇头利禄,蜗角功名。”《红楼梦》第五六回:“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 尧 舜 之词,背 孔 孟 之道。”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诗:“一生营营者,个人利禄累。” (2).贪图爵禄。《礼记·表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 郑玄 注:“违,犹去也。利禄,言为贪禄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贪禄。” 奔竞奔走竞争。多指对名利的追求。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我只去利名场往来奔竞,那里也有一日的安寧。”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名士者流……钻营奔竞无所不至。” 尘土细小的土灰 魏珠宝珠。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 魏 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参见“ 魏车委照 ”。 照乘见“ 照乘珠 ”。 流年(1) 流逝的岁月;年华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运气 看流年大运 争如(1).怎么比得上。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 * 坐法坛?” (2).犹怎奈。 唐 骆浚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3).犹不如。 宋 辛弃疾 《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玄德 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 曹瞒 。” 清 丁澎 《见燕》诗:“相期定似逢寒食,乍见争如説故乡。” 饮流指酒客之辈。 宋 范成大 《石湖菊谱》:“骚人饮流亦以菊为时花,移槛列斛,輦致觴咏间。”参见“ 饮客 ”。 琼树(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