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十六罗汉赞
朝代 宋代
作者 释师范
释义

十六罗汉赞原文

身如枯柴,心如断崖。
万般神变,一种平怀。
面面相看,究竟不知论底事。
阿耨达池龙王,来日请佛斋。

诗词问答

问:十六罗汉赞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范
问:十六罗汉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枯柴

干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乃取蒙衝鬭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繫於其尾。” 金 元好问 《清明日改葬阿辛》诗:“ 孟郊 老作枯柴立,可待吟诗哭杏殤。”

断崖

亦作“ 断厓 ”。陡峭的山崖。 唐 周贺 《寄新头陀》诗:“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禪。”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词:“断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尝曰:‘吾幼即爱山河林壑之幽寂,游戏于断厓絶壁之为危险,吾伴侣也。’”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光线从通到外面断厓上的气孔里,透视到人住的窑洞里。”

万般

(1) 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2) 极其;非常

我感到万般快慰

神变

神奇变化。《晋书·文帝纪》:“奇兵震击,而 朱异 摧破;神变应机,而 全琮 稽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窣堵波中有 如来 骨舍利,可一升餘,神变之事,难以详述。” 宋 李纲 《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世音 大士化身,其神变示现,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明史·叶百巨传》:“主上痛惩其弊,故制不宥之刑,权神变之法,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也。”

一种

(1).一个种类。 汉 班固 《 * 通·五行》:“水火独一种,金木多品何?”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其一种,叶如鸡苏,茎大如箸。”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客愁非一种,歷乱如蜜房。” 茅盾 《白杨礼赞》:“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2).一个部族。《后汉书·邓训传》:“掩击 迷唐 庐落大豪,多所斩获。復追逐奔北……斩首前后一千八百餘级,获生口二千人,马牛羊三万餘头,一种殆尽。” 李贤 注:“一种,谓 迷唐 也。”

(3).一样;同样。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宋京师杯度》:“时 南州 有 陈 家,颇有衣食, 度 往其家,甚见料理。闻都下復有一 杯度 , 陈 父子五人咸不信,故下都看之,果如其家 杯度 ,形相一种。”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之四:“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閒愁。”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小 春香 ,一种在人奴上,画阁里从娇养。”

面面相看

见“ 面面相覷 ”。

究竟

到底

他究竟想干什么?

在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阿耨达池

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 唐 代称为 无热恼池 。此池在五 印度 北, 大雪山 北 香山 南,二山之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河出昆仑》:“佛书説…… 雪山 在 中天竺国 ;正当南阎浮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 阿耨达池 ,池中有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出,遂有青黄赤白之异,今 黄河 盖其一派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宝山在 大雪山 北,上有 阿耨达池 ,东从牛口流出 殑伽河 ,入东南海,南从象口流出 信度河 ,入西南海,西从马口出 缚芻河 ,入西北海,北从狮子口出 从多河 ,入东北海,潜流地下出积石,为中国 河 源。按 河 源出 撤敦脑儿 阿耨达池 ,即 星宿海 也,浮屠氏言此非诞矣。” 明 唐顺之 《雪诗和苏韵》之十:“ 葱岭 未消 阿耨 水,珠林忽散鬘陀花。”

龙王

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并掌管行云降雨的神

来日

(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