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佚名 |
释义 | 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原文雪满长安酒价高。度寒宵。 身轻不要鷫鸘袍。 醉红娇。 花月暗成离别恨,梦无憀。 起来春信惹梅梢。 又魂消。 诗词问答问: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参考注释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酒价(1).酒的价格。 唐 郑谷 《辇下冬暮咏怀》:“烟含紫禁花期近,雪满 长安 酒价高。” 宋 史绳祖 《学斋佔毕·酒价绯鱼》:“ 丁谓 参知政事, 真宗 尝问 唐 酒价几何, 谓 对以每升三十。上曰:‘何以知?’ 谓 引 杜 诗云:‘速来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上喜其对。” (2).指酒资,买酒钱。 唐 杜甫 《屏跡》诗之三:“年荒酒价乏,日併园蔬课。” 寒宵寒夜。 唐 杜甫 《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诗:“异国久为客,寒宵频梦归。” 不要(1) 表示禁止和劝阻 不要逼我 (2) 制止或阻止一个倾向或一个冲动 请他不要打断别人讲话 醉红(1).酒醉后颜面泛红色。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词:“传杯犹似少年豪,醉红浸雪毛。” 宋 范成大 《三登乐》词:“归鬢任霜,醉红未老。” (2).指红花。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二:“浓緑扶疏云对起,醉红撩乱雪争开。” 宋 黄庭坚 《寄杜家父》诗之二:“风尘点污青春面,自汲寒泉洗醉红。” 花月(1).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唐 王勃 《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一:“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唐 贾至 《送王道士还京》诗:“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 瀟 湘 。” 清 吴伟业 《阆州行》:“ 扬州 花月地,烽火似边头。” (2).指美好的时光。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好教我出於无奈,泼前程只办的好栽排,想着这半生花月,知他是几处楼臺。” 别恨离别之愁。 唐 高适 《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别恨随流水,交情脱宝刀。” 宋 舒亶 《散天花》词:“驪歌齐唱罢,泪争流。悠悠别恨几时休。” 清 李景福 《与宋怿先同舟至广陵即返白下口占赠别》:“聚欢良不易,别恨復相仍。” 无憀(1).处于困境,无以为生;无所依赖。《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 胤 计稍露,宦者或相泣无憀,不自安,劫幸之谋固矣。” (2).空闲而烦闷的心情,闲而郁闷。 唐 李商隐 《杂曲歌辞·杨柳枝》:“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宋 范成大 《枕上二绝效杨廷秀》之一:“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清 纳兰性德 《御带花·重九夜》词:“便强説欢娱,总是无憀心绪。” (3).无意思;令人讨厌。 贺昌群 《元曲概论》第一章:“从前的《郊祀安世房中乐歌》都是一般无憀文人歌功颂德的作品。” 起来(1) (2) 向上;向高处 把孩子抱起来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拿起来 (3) 离开床,有时用于命令或号令 起来,起来,我的朋友,放下你的书本 春信春天的信息。 唐 郑谷 《梅》诗:“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宋 陆游 《梅花》诗:“春信今年早,江头昨夜寒。”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天涯春信自如期,日暖鶯啼又一时。” 梅梢梅树梢头。 宋 范成大 《坐啸斋书怀》诗:“月侵灯影吏方去,春徧梅梢官未知。” 宋 韩淲 《朝中措·梅月圆》词:“香动梅梢圆月,年年先得东风。” 清 陈维崧 《鹊踏花翻·春夜听客弹琵琶作<隋唐平话>词》:“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 魂消见“ 魂销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