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神曲缠
朝代 元代
作者 曾瑞卿
释义

神曲缠原文

似这般,我怎谩。

招侍女邻姬相玩。

云堆髻盘。

钗横凤冠。

这憔悴除他来换。

我怎生樵爨。

残荷飐荒凉池畔。

衰柳拂斜阳楼观。

秋草比人情一般。

妆点就閒愁一段。

闷如何倒断。

音尘杳,归期难算。

许久恋花门妓馆。

想难忘娇艳浓欢。

恨题遍班姬素纨。

笔书乏蒙氏毫端。

写断肠翠盘。

恨无个地缝钻。

一会没乱。

一会心酸。

都撮在眉上攒。

无任病痯。

钏松冰腕。

腹中愁堆垛满。

诗词问答

问:神曲缠的作者是谁?答:曾瑞卿
问:神曲缠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曾瑞卿的名句有哪些?答:曾瑞卿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定曲谱

参考注释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侍女

旧时供人使唤的年轻女子

髻盘

形容发髻绕旋如盘。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套曲:“云堆髻盘,釵横凤冠,这憔悴除他来缓。”

凤冠

古代皇帝后妃的帽子,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亦指妇女出嫁时的礼帽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怎生

(1) 怎样;怎么

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2) 务必;无论如何

小生有一简,怎生烦小娘子送去

樵爨

(1).打柴做饭。《魏书·燕凤传》:“军无輜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唐 杜甫 《落日》诗:“芳菲缘岸圃,樵爨倚滩舟。” 清 王韬 《香港略论》:“山坡之上,树木鲜少,以供民樵爨,常被斩伐故也。”

(2).指烧火做饭的人。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奏》:“臣闻古之贤君嘉隐士,遗樵爨,怜戍卒,赐宫媛。”

荒凉

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一个荒凉的村庄

池畔

池边。 巴金 《春》十二:“池畔种了好几株柳树,碧绿的柳丝有的垂到了水面。”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楼观

泛指楼殿之类的高大建筑物。《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可以居高明” 汉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词:“楼观纔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城邑如棋局,东则 岳神山 如屏,青松翠柏间隐隐有楼观。”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一般

(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点就

指派妥当。《水浒传》第七九回:“随即点就本部军兵,出城迎敌。”

一段

一部分

一段树干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倒断

(1).判断,决断。《朱子语类》卷六十:“旧时看此句,甚费思量,有数样説,今所留二説也倒断不下。”《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山前行 正在州衙门前立,倒断不下,猛抬头看时,却见 皇甫殿直 在面前相揖。”

(2).引申为裁决;判决。 宋 吴潜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词:“万事儘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你不家去呵,与我个倒断,你休了我者。”《 * 词话》第十六回:“妇人道:‘他不敢管我的事,休説各衣另饭,当官写立分单,已倒断开了的勾当。’”

(3).计划,谋划。《朱子语类》卷四五:“二者中须有箇商量倒断始得。” 宋 仲殊 《洞仙歌》词:“任倒断、深思向梨花,也无奈寒食,几番风雨。” 宋 吴潜 《柳梢青·安晚园和刘自昭》词:“万种思量,百年倒断,付与残霞。”

(4).终止;完结。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倒断晓夜思量。”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四》:“克己復礼,如何得有倒断!所以 尧 、 舜 、 文王 、 孔子 终无自谓心花顿开,大事了毕之一日。”

(5).明白,清楚。指将事情的因果是非关系或某种结局弄清楚。《二刻拍案惊奇》卷六:“亦且妻子随着别人已经多年,不知他心腹怎么样了?也要与他説个倒断。”《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无法,只得自己表明心跡,説个倒断。”

音尘

音信;消息

五年隔阔音尘断

归期

返归的日期

归期未定

许久

(1) 时间延续很久

大家商量了许久

(2) 相隔时间很长

他许久没来了

花门

(1).山名。在 居延海 北三百里。 唐 初在该处设立堡垒,以抵御北方外族。 天宝 时为 回纥 占领。后因以“花门”为 回纥 的代称。 唐 杜甫 《哀王孙》诗:“ 花门 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哀王孙》:“言圣德北服南单于,又言 花门 助顺,所以慰王孙也。”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 花门 、 吐蕃 日侵軼,天子数出 长安 逃。”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回部 诸酋,以其恨于 满洲 者刺骨,而修怨及于 汉 人……以復 突厥 、 花门 之迹,犹当降心以听。”

(2).饰有花纹之门。 南朝 梁 何逊 《南苑》诗:“花门闢千扇,苑户开万扉。”

(3).借指豪门。 明 屈大均 《大同感叹》诗:“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

(4).指 * 。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做一个三从四德好人妻,不强如朝云暮雨花门妇。”《中国歌谣资料·太平军快到苏州城·昏无能》:“昏无能,宦承恩…… * 又吃酒,还有闯花门。”参见“ 花门柳户 ”。

妓馆

即 *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下桥, 南斜街 、 北斜街 ,内有 泰山庙 ,两街有妓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到妓馆里,把妓女的房里东西打毁了,叫打房间。”参见“ * ”。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娇艳

艳丽

娇艳的鲜花

班姬

(1).指 西汉 女文学家 班倢伃 。名不详。 成帝 时被选入宫,立为倢伃。后为 赵飞燕 所谮,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成帝 去世后,充奉园陵。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洛川 神女,尚復不惑 东阿 ;世上 班姬 ,何关君事。” 唐 刘驾 《皎皎词》:“ 班姬 入后宫, 飞燕 舞东风。” 明 高启 《秋风引》:“入 班姬 之永巷,过 襄王 之高臺。” 清 朱受新 《流萤词》:“莫入 班姬 金阁里,恐随团扇落秋风。”

(2).指 班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班姬 《女戒》,足称母师也。” 唐 张说 《唐西台刺史徐府君碑》:“ 班姬 父兄,文雄 汉 室; 左思 女弟,词蔚 晋 宫。” 清 秋瑾 《赠女弟子徐小淑和韵》:“丽句天生 谢道韞 ,史才入目 汉 班姬 。”

素纨

白色细绢。可用以制衣、书写等。 晋 成公绥 《隶书体》:“尔乃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紈,染玄翰。” 唐 李益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诗:“捐扇破谁执,素紈轻欲裁。” 宋 陆游 《风流子》词:“更乘兴,素紈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清 曹寅 《五月十一日夜集西堂限韵》之三:“十年披素紈,相顾半老丑。”

毫端

(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2).犹言笔底;笔下。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序》:“其转註假借之流,指事会意之类,莫不状范毫端,形呈字表。”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清 屠文漪 《迈陂塘·题陆旉亭小照》词:“是谁将玉山琼树,毫端图画偏似。”

断肠

(1) 割开或切断肠子。形容极度的、使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有时用以形容极度悲伤之情

空断肠兮思愔愔。——蔡琰《胡笳十八拍》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也有用以形容极度喜爱之情或其他感情作用的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翠盘

(1).青玉盘。 三国 魏 曹植 《妾薄命》诗之二:“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 元 虞集 《柳塘野鸭》诗:“翠盘擎露夜深寒,玉色亭亭落月残。”

(2).供舞蹈用的一种圆形设施。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常记得碧梧桐阴下立,红牙筯手中敲。他笑整缕金衣,舞按霓裳乐。到如今翠盘中荒草满,芳树下暗香消,空对井梧阴,不见倾城貌。” 元 曾瑞 《哨遍·麈腰》曲:“翠盘中妃后逞妖嬈,舞春风杨柳依依。”

无个

见“ 无箇 ”。 1.犹没有。个,语助词。2.亦作“ 无个 ”。没有一个,无一人。

一会

(1).一次集合;一次会聚。《左传·僖公十九年》:“今一会而谑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景德传灯录·拘那舍末尼佛》:“説法一会,度人三万。”

(2).特指一次宴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 郭子仪 入朝,上命 元载 、 王縉 、 鱼朝恩 等互置酒於其第,一会之费至十万緡。”

(3).会见一次。《后汉书·郭太传》:“妇谓姑曰:‘今当见弃,方与 黄氏 长辞,乞一会亲属,以展离诀之情。’” 唐 薛宜僚 《别青州妓段东美》诗:“经年邮驛许安栖,一会他乡别恨迷。”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秋鸿 来,言 仲仙 昨日偕姐妹携 緑婴 四人至 宜兴 玩水。 可覲 请令生往一会。”

(4).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也要做经纪的人,就与他商量一会,可知是好。”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仙子,您直恁般慌速,便再停止一会儿也好。”《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 道;‘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老舍 《正红旗下》四:“西北风不大,可很尖锐,一会儿就把大姐的鼻尖、耳唇都吹红。”

(5).迭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灯光很暗,随着音乐旋律的快慢,灯光一会是红色的,一会是蓝色的,一会又是紫色的。”如:这里的天气一会晴,一会阴。

(6).三十运为一会。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安知十年、百年、一纪、一会、一元之间,又岂无大四时邪?”《朱子语类》卷二四:“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万八百年为一会,一会有三十运。”参见“ 一元 ”。

没乱

迷乱。引申为心神不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空没乱,愁把眉峯暗结。”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睡不着,坐不寧,又不疼不痛病縈縈。待不思量霎儿心未肯,没乱到更阑人静。”

心酸

内心悲痛

无任

(1) 很;非常;不胜

无任欢迎

(2) 不能胜任,无能

堆垛

堆积成垛(如干草)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4: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