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李参政转物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宗杲 |
释义 | 李参政转物庵原文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咄哉瞿昙,诳唬痴獃。 物无自性,我亦非有。 转者为谁,徒劳心手。 知无自性,复是何物。 瞥起情尘,扪空揣骨。 此庵无作,住者何人。 具顶门眼,试辨疏亲。 诗词问答问:李参政转物庵的作者是谁?答:释宗杲 参考注释转物买卖货物。《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范蠡 ﹞於是自谓 陶朱公 。復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貲累巨万。天下称 陶朱公 。” 如来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瞿昙(1). 释迦牟尼 的姓。一译 乔答摩 (Gautama)。亦作佛的代称。 宋 陆游 《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 瞿曇 问宿因。”《辽史·礼志六》:“ 悉达太子 者,西域 净梵王 子,姓 瞿曇 氏,名 释迦牟尼 。以其觉性,称之曰‘佛’。”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这花呵,不学他 瞿曇 对 迦叶 糊涂笑捻,谩劳他诸天女访 维摩 撒漫飞旋。”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但是, 瞿昙 ( 释迦牟尼 )从夜半醒来,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 (2).借指和尚。 明 张煌言 《过仙洞访石田出荔枝为供》诗:“君自瞿曇我自客,相逢疑是 岭 南时。” 清 方文 《水月庵同盛伯含宿兼呈退谷师》诗:“湖上相逢如梦寐,风前一笑两瞿曇。” 痴獃同“ 痴呆 ”。亦作“痴獃”。 宋 范成大 《卖痴呆词》:“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獃召人买……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獃千百年。”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生平曾未卖痴獃,会有愁心酒一杯。” 自性(1).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 杨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 (2).个性;本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徒劳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何物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 (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死公!云等道” 唐 李贤 注:“等道,犹今言何勿语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 檜 大怒曰:‘我杀 赵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尔耶!’” 情尘指情爱, * 。佛教视 * 若尘垢,故称。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爱流成海,情尘为岳。”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 唐 顾况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诗:“悲恨自兹断,情尘詎能侵?” 宋 陆游 《对云堂记》:“一日,进此道,幻瞖消,情尘灭,真实相见。” 揣骨旧时相术的一种。揣摸人的骨骼,据其高低、大小、长短等以推断人的贫富、智愚、贵贱、寿夭。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古尊宿语录·佛眼和尚》:“师云: 无目山人 能揣骨,既是无目,将什么辨贵贱?” 清 沉曰霖 《晋人麈·异闻·捏骨相》:“一日在 虎邱 ,復见揣骨者,忽忆其言有验,乃易姓名,復试之。” 无作(1).犹不使,不让。《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孔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 (2).不自作,不卖弄。《书·蔡仲之命》:“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 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3).不发生,不兴起。《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4).犹言无为而治。 宋 苏轼 《省试策问》之三:“问:歷观前世,天下初定,民始休息,下既厌乱而思静,上亦虚心而无作,是以公私富溢,刑罚清省。” 宋 苏轼 《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 周 旧,官仪与 汉 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 (5).佛教语。谓无因缘之造作。《央掘魔罗经》卷二:“如来性是无作。”《百喻经·索无物喻》:“第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荆公<字说>多用佛经语》:“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 顶门眼佛教传说 摩醯首罗天 有三眼,其中一眼,竖生额头,称“顶门眼”,高低一顾,万类齐瞻,彻底明了,最超常眼。见《续传灯录·浮山法远园鉴禅师》。因以喻指具有明智彻底的洞察力。《续传灯录·芦山法真禅师》:“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疏亲亦作“踈亲”。疏远与亲近。 宋 司马光 《兴宗南园草盛不剪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谓言彼草木,於我奚踈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