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僧归敬亭山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许浑 |
释义 | 送僧归敬亭山寺原文十年剑中路,传尽本师经。晓月下黔峡,秋风归敬亭。 开门新树绿,登阁旧山青。 遥想论禅处,松阴1一1水一瓶。 诗词问答问:送僧归敬亭山寺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许浑送僧归敬亭山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531-17 参考注释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中路(1).半路。《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黄鵠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明 高启 《张节妇词》:“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 (2).路的当中。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3).当中的一路。常指军队部署。《晋书·慕容暐载记》:“ 护 穷寇假合,王师既临,则上下丧气,曾不敢闚兵中路,展其螗蜋之心。” 宋 张唐英 《蜀梼杌》卷上:“是时 关东 危急, 蜀 中未寧, 庄宗 令宦者 向延嗣 往中路诛之。”《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闻敌伏兵於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 (4).质量中等;普通。如:中路货。 本师(1).犹祖师。《史记·乐毅列传论》:“ 乐臣公 学 黄帝 、 老子 ,其本师号曰 河上丈人 ,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 , 安期生 教 毛翕公 , 毛翕公 教 乐瑕公 , 乐瑕公 教 乐臣公 。” (2).所从受业的老师。《后汉书·桓荣传》:“ 世祖 从容问 汤 本师为谁, 汤 对曰:‘事 沛国 桓荣 。’” 宋 黄庭坚 《忆帝京·赠弹琵琶奴》词:“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道:‘师父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餘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清 恽敬 《与李汀州》:“自 隋 唐 学禪者以山名、寺名称其本师, 南北宋 道学诸儒踵行之,各举本师所居之地为先生之称,后渐行之於非受业者。” (3).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意为根本的教师。 唐 白居易 《画西方帧记》:“我本师释迦如来言,从是西方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亦为僧徒对传戒师父的敬称。 五代 齐己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诗:“旧林诸姪在,还住本师房。”《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我这本师,却是 墦臺寺 里监院。” 清 赵翼 《游高旻寺赠清凉上人》诗:“緇流三百辈,齐守本师风。” 月下(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秋风秋天的风 归敬归心敬仰。《太平广记》卷三九五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法门寺》:“ 长安 西 法门寺 …… 如来 中指节在焉,照临之内,奉佛之人,罔不归敬。” 开门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旧山(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遥想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 论禅谈论佛学。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九:“论诗论画復论禪,三絶门风海内传。” 松阴亦作“ 松荫 ”。松树之阴。多指幽静之地。 唐 李山甫 《方干隐居》诗:“咬咬嘎嘎水禽声,露洗松阴满院清。”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闭门野寺松阴转,攲枕风轩客梦长。” 明 唐顺之 《松关》诗:“月出照 松关 ,松荫正满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