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三题莲池书院十二景·其四·高芬阁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餍饫于斯优以游,无妨书院有重楼。 高芬设引济阴喻,应在其人公正求。 诗词问答问:《三题莲池书院十二景·其四·高芬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二 2. 却诜济阴人晋史赞诜曰素业可久高芬斯盛 参考注释餍饫(1).形容食品极丰盛。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羣生,八珍百和,方丈於前,煎熬勺药,旨嘉饜飫。” (2).尽量满足口腹需要;感到饱足。 金 王琢 《雨夕感寓》诗:“饜飫贪夫腹,翻腾乐岁謡。”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关帝庙》:“转瞬吞讫,似甚饜飫。” (3).犹博览。《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沉吟典礼,优游方册;饜飫膏腴,含咀肴核。” 明 宋濂 《<丹崖集>序》:“沉涵於经而为之本原,饜飫於史而助其波澜,出入诸子百家以博其支流。” 清 魏源 《<董子春秋发微>序》:“弘通精淼,内圣而外正,蟠天而际地,远在 胡毋生 、 何邵公 《章句》之上。盖彼犹泥文,此优柔而饜飫矣;彼专析例,此则曲畅而旁通矣。” 于斯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无妨不妨 有意见,无妨直率提出来 书院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 顾宪成重修 东林书院的时候清楚地宣布,他是讲 程朱学说的。——《事事关心》 重楼(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参见“ 重环 ”。 (3).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高芬指高洁的节操。《晋书·温峤郗鉴传赞》:“ 道徽 忠劲,高芬远映。” 公正(1) (2) 公平正直 公正的决定 你是公正人,你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姚雪垠《李自成》 (3) 正义、公平 无可指责的、公正的一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