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禅林寺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无可 |
释义 | 禅林寺原文台山朝佛陇,胜地绝埃氛。冷色石桥月,素光华顶云。 远泉和雪溜,幽磬带松闻。 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 诗词问答问:禅林寺的作者是谁?答:无可 无可禅林寺书法欣赏
全唐诗:卷813-55 参考注释佛陇隋 高僧 智顗 的别名。因其栖居修行之 五台山 西南有一峰名 佛陇 ,故称。 唐 无可 《禅林寺》诗:“ 台山 朝 佛陇 ,胜地絶埃氛。” 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北方的一个避暑胜地 埃氛尘埃弥漫的大气。喻污浊的尘世。 唐 独孤申叔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 蓬 瀛 宫闕隔埃氛,帝乐天香似许闻。” 明 宋濂 《西天僧禅师诰》:“不惮山川险阻,直抵 中华 ,衝大磧之埃氛,度流沙之莽苍,其志可谓坚且确矣。” 冷色给人以凉爽的感觉的颜色,如白、绿、蓝。石桥(1).石造的桥。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河东岸有石桥,桥本当河,河移,故厕岸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凌石桥之莓苔,越 楢溪 之紆縈。” 周瘦鹃 《赏菊椰子林》:“溪上架着一条弓形的石桥,桥栏上齐整地排列着好多盆黄色和浅紫色的菊花。” (2).特指 浙江省 天台山 的名胜 石梁 。梁连接二山,形似桥,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待入 天台 路,看余度 石桥 。” 宋 梅尧臣 《送微上人归省天台》诗:“释子怀慈母,吾儒未易轻。不寻琪树去,肯向 石桥 行。” 宋 梅尧臣 《寄天台梵才上人》诗:“常观月从东方出,想照 石桥 旁畔人。” 光华光彩明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 雪溜雪融化时的滴水。 北齐 魏收 《櫂歌行》:“雪溜添春浦,花水足新流。” 唐 周贺 《送表兄东南游》诗:“雪溜悬 衡岳 ,江雪盖 秣陵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 游方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西游记》 炉香(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 * 。”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