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枫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汪礼约 |
释义 | 古枫行原文清溪路绕南山坳,上有古枫千尺高。 绝壁侵云入杳冥,盛夏六月长风䬞。 种之何年不知数,铁干阴森老烟雾。 山翁梵客坐不归,碧蕊香脂满山路。 忆昔山头十万松,根株硉兀颜色同。 官家艨艟斩伐尽,深山大泽千年空。 即今朴簌杂茅苇,疁火爇之衰草风。 呜呼眼前世事日堪惜,重思老干高冥濛。 诗词问答问:古枫行的作者是谁?答:汪礼约 注释1.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溪路溪谷边的路;溪水之路。 唐 张九龄 《赴使泷峡》诗:“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嶔。”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一:“欲访 桃源 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谿路:山间小路。 唐 崔曙 《山下晚晴》诗:“寥寥远天静,谿路何空濛。”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有古有远谋。《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 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千尺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泊绝壁之下。 悬崖绝壁 杳冥(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盛夏夏天最热的日子 盛夏酷暑 农夫小民,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是空想?——《海市》 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长风(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阴森阴沉、昏暗而令人害怕的;形容幽暗惨淡的样子 阴森可怖的监牢 峭壑阴森。——《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烟雾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山翁指 晋 山简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 山翁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醉倒 山翁 ,但愁斜照歛。”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 山翁 醉,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客坐见“ 客座 ”。 不归(1).不返家。《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清 蒲松龄 《司文郎》:“又闻次年再行乡试,遂不归,止而受教。” (2).不归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詎恶久假不归,霸为己有。” 香脂(1) 有好闻香气的植物脂 (2) 一种化妆品,用硬脂酸、凡士林、杏仁油等原料制成 山路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山头(1) 山的顶部 (2) 山峰 (3) 比喻独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头 十万数目。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 唐 杜甫 《渔阳》诗:“繫书请问 燕 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宋 陆游 《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根株(1) (2) 同根茎的一枝或一群树干,尤指与吸根或水发芽有关的枝干 (3) 植物的根和主干部分 硉兀见“ 硉矹 ”。 颜色(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官家(1) 天子 (2) 指朝廷、官府 (桓温)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 刘越石( 琨)妓女。一见 温入,潜然而泣, 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 刘司空。”——《太平御览·裴氏语林》 (3) (按:“潜”是否为“潸”之误) (4) 尊称作官的人 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唐· 白居易《喜星郡》 艨艟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 斩伐(1).征伐。《诗·小雅·雨无正》:“降丧饥饉,斩伐四国。” 宋 苏辙 《秦论》:“ 秦 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夺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於海内。” (2).诛杀。《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数称以为亷武,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汉书·尹齐传》:“ 武帝 使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 (3).砍伐。《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斥逐鸿鵠兮,近习鴟梟;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高白松》:“ 伟 因悟前梦,力为营护,竟免斩伐。” 清 孙枝蔚 《大树》诗:“斩伐逢今日,相看意转悲。” 深山处于群山之中,离平原地区很远的山区 深山寂寂,空谷鸟鸣 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驿路梨花》 大泽(1).大湖沼;大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宋 梅尧臣 《送赵谏议知徐州》诗:“ 吕梁 水注千寻险,大泽龙归万古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近 星宿海 ,为导者误入大泽中,沮洳难行,人马多死。”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髮寒。” (2).即 大泽乡 。《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 元年七月, 陈涉 等起 大泽 中。” (3).大恩惠。《礼记·祭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诗大泽之博,广符瑞之富。” 李周翰 注:“大泽,谓天子之惠泽。”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即今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朴簌亦作“ 朴蔌 ”。1.象声词。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朴蔌寒鵰睇平野。” 清 《潇潇雨·落叶》词:“朴簌沙鸥背,惊梦难栖。” (2).象声词。风声。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圣别》:“秋风朴簌,夕阳西下速,死别生离。” 衰草干枯的草 衰草满地 呜呼(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眼前(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世事(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重思稻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 酆都 稻名重思,其米如石榴子,粒稍大,味如菱。 杜琼 作《重思赋》曰:‘霏霏春暮,翠矣重思。云气交被,嘉穀应时。’” 冥濛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濛,丹巘被葱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诗:“游人夜到 汝阳 间,夜色冥濛不解颜。” 元 汤式 《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上居》曲:“近睹着 扶桑 野阳乌闪烁,遥认着 蓬莱山 烟靄冥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青冢无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尝至,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参见“ 冥蒙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