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黄庚 |
释义 | 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原文晨星寥落曙光浮,柳岸风轻送客舟。万点远山重叠根,一江流水浅深愁。 淡烟茅店家家晓,白露枫林处处秋。 独倚蓬窗还自笑,此身漂泊愧沙鸥。 诗词问答问: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的作者是谁?答:黄庚 参考注释晨星(1) 日出前在东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颗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称“启明星” (2) 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寥若晨星 寥落稀疏;稀少;冷落 疏星寥落 曙光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 胜利的曙光 我们大家看到,在许多国家里已经显露出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 柳岸植柳的水岸。 宋 苏轼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送客为客人送行 远山(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重叠(1) (2)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机构重叠 (3) 部分相一致 哲学和心理学重叠的领域 (4) 叠加,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两个图像重叠起来 流水(1) 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2) 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 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浅深(1).深和浅。《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荣,典章一也。” 宋 苏轼 《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其志不同,故其术有浅深,而其成功有巨细。” 郭沫若 《羽书集·由“有感”说到气节》:“悲歌 燕 赵 已消沉,沦落何须计浅深?” (2).深厚。 宋 苏舜钦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自尔家事细微,必为賙给,使举族免於流转,得专孝思,其为惠浅深,以此可见。” 淡烟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家家每户 白露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枫林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 华溪桥 ,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处处(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漂泊(1) 随流漂流或停泊 战艇在原地漂泊 (2) 比喻无定所或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漂泊半身 沙鸥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