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乡侯灯夕六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克庄 |
释义 | 和乡侯灯夕六首原文街鼓咚霜月寒,冶游夹道拥如山。衡门谢客孤吟过,铃阁忧民一念关。 变赤地馀成佛国,望红云处隔仙寰。 华灯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钓湾。 诗词问答问:和乡侯灯夕六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刘克庄和乡侯灯夕六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街鼓设置在京城街道的警夜鼓。宵禁开始和终止时击鼓通报。始于 唐 , 宋 以后亦泛指“更鼓”。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旧制,京城内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 马周 献封章,始置街鼓,俗号鼕鼕,公私便焉。” 唐 李益 《汉宫少年行》:“君不见上宫警夜行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轩。”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 唐 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幼谦 ﹞等到后半夜,街鼓将动,方才闷闷回来了。”《花月痕》第二八回:“冬山如睡,玉艷临醒,街鼓鼕鼕,夜光艷艷。”参阅《旧唐书·马周传》。 霜月(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冶游野游;男女在春天或节日里外出游玩。后来专指 * 万不料其背盟弃信,负义辜恩,更甚于冶游子弟。——《海上花列传》 夹道(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谢客(1) 婉言拒绝会见宾客 (2) 向宾客致谢 孤吟独自吟咏。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二:“孤吟屡闋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唐 郑巢 《泊灵溪馆》诗:“孤吟疏雨絶,荒馆乱峯前。” 宋 杨万里 《夜雨》诗:“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儕。” 铃阁亦作“ 铃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不可久也。”《晋书·羊祜传》:“﹝ 羊祜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 唐 韩翃 《寄裴郓州》诗:“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总督任,终日闭铃阁,以示无事。” 忧民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一念(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 (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一念中有九十刹那。” 赤地光秃秃的土地;灾荒后的不毛之地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誓把赤地变沃野 佛国(1).佛所生之地,指 天竺 ,即古 印度 。《维摩经略疏》卷一:“言佛国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国。” 宋 陆游 《掩户》诗:“ 泰山 蚁垤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指寺院。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一:“佛国三秋别,云臺五色连。” 清 方文 《麻城访稿木大师》诗:“普天披髮奈渠何,我党逃名佛国多。” 红云(1).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 清 洪昇 《长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莱 仙子,因微过謫落红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 (2).荔支的别名。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逢辰 《和韵》:“冰桃雪藕凉如许,忽捧红云喜欲狂。”自注:“于中伏日,适 寿研 二妹,由 福州 寄到新荔,大人别有诗纪之。” (3).喻大片红花。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4).喻面颊红晕。《再生缘》第六二回:“调理得,红云重透脸边霞。” 臧克家 《六机匠》诗:“你也间或‘嘘’几盅,几盅酒就在你脸上烧起红云。” (5).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举,若 红云 、 秀天 二岫,更为殊观矣。” 华灯(1) 灯光 华灯初上 (2) 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霏微(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4).迷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鲁迅 《呐喊·白光》:“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 最好(1) (2) 胜过所有的人和物 (3) 最佳,好到极点 煮咖啡的最好方法 田更田叟。《列子·黄帝》:“ 禾生 、 子伯 , 范氏 之上客,出行,经坰外,宿於田更 商丘开 之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人物》:“田更,言其老而更事也, 汉 有三老五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