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新秋玉泉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新秋玉泉山原文昨日西风劲,夏云散以无。 晨凉适寻胜,秋意若斯夫。 溪鸟繁弦奏,山花杂锦铺。 白藏工绘事,著眼在高梧。 诗词问答问:新秋玉泉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昨日昨天 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云散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凉适亦作“凉适”。凉快舒适。 阿英 《盐乡杂信》三:“太阳本已晒得头痛,忽然得到一个万竿竹林,走在里面,真是凉适极了。” 寻胜游赏名胜。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逢》:“策杖寻胜,不觉极远。” 清 陈维崧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怪何处北 阮 疏狂,约来朝 西山 寻胜。” 茅盾 《虹》:“春三月间游客带了酒肴来‘寻胜’,这里便是临时的雅座。” 秋意(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 颜真卿 《赠僧皎然》诗:“秋意 西山 多,别岑縈左次。” 宋 晏殊 《点绛唇》词:“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 许地山 《黄昏后》:“满山底岩石、树林、泉水,受着这妙光底赏赐,越觉得秋意阑珊了。” (2).态度冷淡。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杭 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冷淡曰秋意,无言默坐曰出神。” 若斯如此。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飘颻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繁弦亦作“ 繁弦 ”。 1.繁杂的弦乐声。 汉 蔡邕 《琴赋》:“于是繁絃既挹,雅韵復扬。” 唐 王维 《鱼山神女祠歌·送神曲》:“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儼欲旋。” (2).比喻虫鸣声。 茅盾 《三人行》五:“现在是人声渐寂,草虫的繁弦从各处起来,回荡于清凉的夜气中间。” 山花(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 (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白藏(1).指秋天。秋于五色为白,序属归藏,故称。《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南朝 梁 萧统 《玄圃讲》诗:“白藏气已暮,玄英序方及。”《周书·武帝纪下》:“今白藏在辰,凉风戒节,厉兵詰暴,时事惟宜。” 唐 魏徵 《五郊乐章·白帝商音》:“白藏应节,天高气清,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2).仓库名。《文选·左思<魏都赋>》:“ 白藏 之藏,富有无隄,同賑大内,控引世资。” 刘良 注:“ 白藏库 在西城下,有屋一百七十四间。《尔雅》曰:‘秋为白藏。’因以为名也。” (3). 晋 宫中阁名。《太平御览》卷一八四引《晋宫阁名》:“ 洛阳宫 有 金光閤 …… 白藏閤 。” 绘事(1) 绘画之事 (2) 图画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