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王希武通判挽词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范成大 |
释义 | 王希武通判挽词原文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 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 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诗词问答问:王希武通判挽词的作者是谁?答:范成大 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事契犹情谊。 宋 曾巩 《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惟事契之稠重,实愚冥之幸会。” 宋 秦观 《婚书》:“既事契之久敦,宜婚姻之申结。” 从先〈方〉∶从前 他的体质比从先好多了 姻联同“ 姻连 ”。《新唐书·柳泽传》:“ 中宗 时, 长寧 、 宜城 、 定安 诸公主及后女弟、昭容 上官 与其母 郑 、尚宫 柴 、 陇西夫人 赵 及姻联数十族,皆能降墨敕授官,号斜封。” 清 刘大櫆 《茧斋先生传》:“先生与吾家世有姻联。” 近亲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较近的亲戚 重壤地下,泉下。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 李善 注:“重壤,谓地也。泉壤称九,故曰重也。” 吕向 注:“重壤,厚地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譬若埋尺璧於重壤之下,封文锦於沓匱之中。终无交易之富,孰赏堙翳之珍哉!”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九原非舍,天阴雨湿声啾啾;重壤无家,草短日寒云漠漠。” 凄断谓极其凄凉或伤心。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风流响和韵,哀怨声悽断。”《南史·王神念传》:“﹝ 杨白花 ﹞改名 华 ,来降。 胡太后 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悽断。” 宋 刘过 《念奴娇·七夕》词:“老怀悽断,夜凉知共谁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夜阑秉烛,方復悽断。” 犹凄绝。 宋 苏舜钦 《尹子渐哀辞》序:“与之剧饮,则必作《薤露》长歌,举音凄断,坐中不忍闻。” 金 元好问 《洛阳古城晞阳门早出》诗:“微吟诉行役,凄断不成章。”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 犹凄绝。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午醉西桥夕未醒,雨花凄断不堪听,归时应减鬢边青。” 宋 毛滂 《烛影摇红·送会宗》词:“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 西湖 畔。”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物理(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飘忽(1) (风和云)等迅速飘移,轻快迅疾的样子 (2) 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飘忽无迹 家声家庭的名声 隐辚(1).险峻不平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於前则 终南 、 太一 ,隆崛崔崪,隐轔鬱律。” 吕延济 注:“隐轔鬱律,皆险曲貌。” (2).象声词。车马杂沓声。 唐 皮日休 陆龟蒙 《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残雷隐轔尽,反照依微见。” 宋 陆游 《上之回》诗:“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轔驰雷霆。”参见“ 隐隐轔轔 ”。 门阑亦作“ 门栏 ”。1.门框或门栅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门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剪彩为壶卢》:“又端阳日用綵纸剪成各样壶卢,倒粘於门阑之上,以洩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萧红 《生死场》十二:“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 日本 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也带走她。’” (2).借指家门;门庭。《史记·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无先大王,虽 仪 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廝者亦无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色,女壻近乘龙。”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 (3).犹师门;权门。 唐 皎然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外学宗砚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宋 陆游 《福建谢史丞相启》:“伏念某早出门阑,尝尘班缀。” 三戟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得门前立戟。 李岘 与兄 峘 、 峄 同居 长兴里 第,门列三戟。 张俭 兄弟三人皆立戟,时号“三戟 张 家”。 崔琳 与弟 珪 、 瑶 ,俱立棨戟,世号“三戟 崔 家”。俱见《新唐书》本传。后遂以“三戟”指贵官之家。 宋 陆游 《放慵》诗:“进媿门三戟,归无亩一钟。” 明 张煌言 《寿鲵渊张相国》诗:“君不见吾家三戟世风流,杖履从容燕子楼。” 清 吴伟业 《寿申少司农青门六十》诗:“相门三戟胜通侯,兄弟衣冠尽贵游。” 何止不止;岂止 中华大地,英才何止万千 驷车驾四马之高车。 明 李东阳 《题屠司寇元勋小像》诗之三:“ 汉 法持三尺, 于 门拥駟车。”参见“ 駟马高门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