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蕃 |
释义 | 原文吉途荆棘少人行,制礼难招鲁二生。世上儿曹俱覆输,公家伯仲自争衡。 一年欲尽见松秀,众水莫污知渭清。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诗词问答问:《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参考注释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少人(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 (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鲁二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使徵 鲁 诸生三十餘人。 鲁 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 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 * 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 齐 三士,抚卷谁知 鲁 二生!” 李光 《赠穉兰》诗:“知君不为 鲁 二生,知君不为 汉 四皓。”亦作“ 鲁两生 ”。 清 谭嗣同 《咏史》之一:“遐哉 鲁 两生,韜修谢干羽。” 世上世界上;人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儿曹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公家(1) 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赴公家之难 (2) 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等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 伯仲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 陆游《书愤》 争衡争强斗胜,比试高低 与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不渝不改变。《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毛 传:“渝,变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风雨急而不輟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好逑传》第十八回:“节义以不渝为奇,而不渝于曖昧之时为更奇。” * 《在柬埔寨王国会议和国民议会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是 中国 坚守不渝的外交政策。” 有道(1) 有德有才或通达事理 (2) 指政治清明,有德政 就有道而正也。——清· 刘开《问说》 有道之士。——《吕氏春秋·察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