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金陵杂兴二百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泂 |
释义 | 金陵杂兴二百首原文压架荼醾百万枝,月边花下更涟漪。三更比屋皆高枕,如此清凉弃不知。 诗词问答问:金陵杂兴二百首的作者是谁?答:苏泂 参考注释百万(1)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涟漪见“ 涟猗 ”。 三更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比屋(1).所居屋舍相邻。《三国志·魏志·杜畿传》“ 荀彧 进之 太祖 ”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畿 自 荆州 还,后至 许 ,见侍中 耿纪 ,语终夜。尚书令 荀彧 与 纪 比屋,夜闻 畿 言,异之……遂进 畿 於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罗 与 贾 ,比屋而居。” (2).家家户户。常用以形容众多、普遍。 汉 徐干 《中论·谴交》:“有策名於朝而称门生於富贵之家者,比屋有之。”《魏书·袁翻传》:“ 淮 海输诚, 华阳 即序,连城请面,比屋归仁。” 唐 罗邺 《牡丹》诗:“落尽春红始见花,花时比屋事豪奢。” 宋 司马光 《乞罢陕西义勇札子》:“ 陕西 之民,比屋凋残。” 明 高启 《大水》诗:“ 东江 入门流,比屋如败船。” (3).借称老百姓。《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由是文武百辟,岳牧羣贤,至於比屋之伦,尽祝当阳之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务俾比屋同沾实惠,小民咸受更生,用称朕子爱元元、抚育安全至意。” 高枕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清凉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