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子骏游沙溪洞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文同 |
释义 | 子骏游沙溪洞原文闻有沙溪洞,公将核使轮。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气象春。 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 诗词问答问:子骏游沙溪洞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参考注释溪洞亦作“ 溪峒 ”。古代指今部分 苗族 、 侗族 、 壮族 及其聚居地区。《隋书·炀帝纪下》:“ 高凉 通守 洗珤彻 举兵作乱, 岭 南溪洞多应之。”《宋史·蛮夷传二·西南溪峒诸蛮下》:“ 湖南 州县多隣溪峒,省民往往交通 徭 人,擅自易田,豪猾大姓或诈匿其产 徭 人,以避科差。” 宋 苏辙 《论渠阳蛮事札子》:“ 杨晟臺 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 晟臺 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姦便。”《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群蛮今已丧胆,不乘此机扫清溪洞,更待何时?” 还如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禹穴(1).相传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绍兴 之 会稽山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 江 、 淮 ,上 会稽 ,探 禹穴 。” 裴骃 集解引 张晏 曰:“ 禹 巡狩至 会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云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幸游 建德 乡,观奇经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何必探 禹穴 ,逝将归 蓬丘 。” (2).指 会稽 宛委山 。相传 禹 于此得 黄帝 之书而复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王琦 注:“ 贺知章 《纂山记》曰: 黄帝 号 宛委穴 为 赤帝 阳明之府,於此藏书。 大禹 始於此穴得书,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谓之 禹穴 。” 禹 于 宛委山 得 黄帝 金简书之说,见《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宋 陆游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诗:“前身已预 兰亭 会,老眼曾窥 禹穴 书。” 清 王誉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忆新安会稽之胜赋呈确庆夫子志别》诗:“学溯 考亭 开雾障,书探 禹穴 破云封。” (3).相传为 夏禹 决 汉水 时的住处。在今 陕西省 旬阳县 东。《大清一统志·兴安府·古迹》:“ 禹穴 在 洵阳县 东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传 禹 决 汉水 时居此。” 秦人秦 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 中国 人为“秦人”。直至 汉 晋 ,仍沿用此称。《史记·大宛列传》:“闻 宛 城中新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汉书·匈奴传上》:“穿井筑城,治楼以藏穀,与 秦 人守之。” 颜师古 注:“ 秦 时有人亡入 匈奴 者,今其子孙尚号 秦 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汉人唐人秦人》:“ 马永卿 引《西域传》言:‘ 秦 人,我匄若马。’註:‘谓中国人为 秦 人。’” 形容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琳房炼丹房的美称。 宋 陆游 《道院杂兴》诗:“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 气象(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丹辇帝王、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辆。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侍青鑾以云耸,夹丹輦以霞飞。” 问取问,询问。取,助词,无义。 唐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 山公 醉不醉,问取 葛疆 知。” 宋 黄庭坚 《清平乐》词:“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鸝。” 清 纳兰性德 《洞仙歌·咏黄葵》词:“铅华不御,看道家妆就。问取旁人入时否?” 虎文(1).虎身上的斑纹。 晋 枣据 《杂诗》:“予非 荆山 璞,谬登 和氏 场;羊质復虎文,燕翼假凤翔。” 唐 李白 《天马歌》:“天马来出 月支 窟,背为虎文龙翼骨。” (2). 汉 代武官服。《后汉书·舆服志下》:“虎賁将虎文絝, * 文劒佩刀。虎賁武骑皆鶡冠,虎文单衣。”《后汉书·袁绍传》:“幕府輒復分兵命鋭,修完补辑,表行 东郡 太守、 兖州 刺史,被以虎文,授以偏师,奬就威柄,冀获 秦 师一克之报。”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